君主對于將領的能力不信任,這對一個勢力來說,就是毀滅之災。
戰國四大名將的兩人,都被隱藏的第五名將郭開擊敗。
這就是基于趙王對于前線將領的不信任。
蘇河知道君主隨意干預前線將領指揮,本來能勝利的戰爭,都會因為軍隊失去主心骨。
將領畏畏縮縮的指揮,導致戰爭失敗。
這種操作,在后世有個專門的詞語諷刺它,微操。
紫禁城那位崇禎皇帝,就是知名的微操大師。
崇禎不知兵,性質又非常急。
在他的催促下,明軍經常沒有準備好,就被迫發起進攻。
蘇河觀察這次的圍剿,也有崇禎微操的跡象。
崇禎催的實在太急,明軍準備在冬天發起進攻。
這在軍事上,絕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馬車很快來到訓練場,正在訓練場訓練的部隊有騎兵團、炮兵師一個團、近衛軍一個團。
騎兵團團長章萬思、炮兵師師長張瑜亮、近衛軍軍長李大壯都在這里。
特別是近衛軍,在這里已經訓練三個多月,就是要尋找克制騎兵的辦法。
蘇河印象中,克制騎兵兩種辦法最為見效。
第一種是更加高效的騎兵,中原大地北方的游牧民族,某個部落突然間崛起,就是靠這種辦法。
漢朝時代的匈奴,唐朝時代的突厥,都已經在草原上消失。
突厥的后代,在距離東亞很遠的地方,成立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鮮卑、遼人和金人都已經消失,大部分與漢族融合,成為漢族的一部分。
后金聲稱是金人的后代,它們和真正的金人毫無關系。
蘇河不可能采用這種辦法,他所在的地區,是傳統的華夏民族耕種區。
這里根本不產馬,只有少量的西南馬,勉強能作為戰馬。
章萬思率領的騎兵團,只有兩千人,三千多匹馬。
這已經是蘇河,能找到的全部騎兵人才和可堪一用的戰馬。
第二種方法,就是用強大的火器,壓制住騎兵。
騎兵屬于冷兵器時代的巔峰軍種,它會被火力足夠的火器軍隊克制。
騎兵正式退出戰爭舞臺,那是機槍登上戰場之后。
勇猛彪悍的游牧民族,就變成了載歌載舞又好客的民族。
機槍沒有發明出來,線膛槍和線膛炮的登場。
直接讓騎兵從主力部隊,變成了二線部隊。
蘇河現在只具有最初級的線膛槍和線膛炮。
他不要求擊潰騎兵,只要能抵擋住騎兵的進攻,那就達到目的。
蘇河和李鳳鳴走下車,就聽到幾種特殊的呼嘯聲,還有炮彈劇烈爆炸的聲音。
蘇河更關心的火炮的情況,這種陸戰之神,才是對付騎兵最重要的殺手锏。
他們走到炮兵的試射場。
李鳳鳴看到前方炮兵的強大實力,還有一些明顯很特殊的火炮。
“秦王殿下,前方的線膛炮,我還有所了解。
那種鐵箱子,也是一種大炮嗎”
“李先生,等會兒你就能看到,我相信它的威力能讓你吃驚。”
蘇河向前方看去,一輛很常見的四輪馬車上,架著由許多鐵管組成的火器。
這就是為騎兵準備的大殺器,最初始的火箭
炮。
傳統的顆粒火藥,加上一些白糖和氯酸鉀等化工添加劑。
它就變成性質優良的推進劑,可以把火箭炮推送到幾百米到五千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