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測一種可能是建奴出事了。
但這事概率不大,另一種可能是”
李鳳鳴說這句話的同時,他把手指分別點在了面前地圖的沉陽和京城。
蘇河立刻反應過來,道:“鳳鳴的意思,你覺得大明已經和建奴,他們兩方準備聯手。”
李鳳鳴點點頭,分析道:“我覺得大明和建奴,已經暗中議和。
最起碼他們已經有了默契。
這樣大明朝廷才放心,把孫傳庭和大部分關寧軍調往河南地區。
我們給予大明和建奴極大的壓力,很可能促使這兩方勢力放棄仇怨,聯合起來共同抵擋我們。”
蘇河之前就擔憂,大明朝廷會和建奴聯合起來,導致火器技術擴散到草原。
他不想把大明朝廷逼到死角,這才沒有優先攻打北方地區。
沒想到蘇河給大明朝廷留一些戰略空間,他們依然選擇這條蘇河極為厭惡的道路。
大部分文官集團,都極為短視,做出令人哭笑不得的選擇。
其中就以兩宋文官最為突出。
聯合金人滅遼國,聯合蒙古滅金國,這種極為愚蠢的操作,智商正常的人都想不出來。
蘇河下定決心,語氣鄭重的說道:“暗衛和軍情局,分別調查這件事。
看一看,大明是否和建奴議和。
大明真和建奴議和,我們立刻出兵,不能給兩方聯合的機會。
在議和早期,還能阻止他們合作。
真到他們深入合作,再阻止就晚了。”
蘇長勝和楊天鶴,立刻站起身行禮。
他們他們保證,盡快查出事情的真相。
李鳳鳴參謀長,代表都督府保證道:“王上,我這段時間去各地考察軍備。
主力部隊都已經換裝完成,富裕城市的警備部隊,也完成了武器的換裝。
云貴廣西地區百姓參軍很熱情,今年新兵就招收十五萬人。
參謀部會根據各軍的實力和位置,制定相關的戰略。”
王仲策也代表內閣發言道:“王上,我們的戰爭經費,足夠支撐幾場大的戰爭。
內閣會加快官員的選拔,國子監的學子,也會培育更長時間,暫緩外放為官。”
李鳳鳴和王仲策,都已經聽出來蘇河態度的堅決。
大明和建奴議和,這是大概率的事情。
沒有議和,大明朝廷根本不敢動遼東地區的明軍。
他們立刻表達都督府和內閣的態度。
蘇河聽完他們的表態,笑著說道:“我剛才想到大明和建奴可能議和,我有些失態。
我們不能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不能因為一時沖動,在沒有準備好時,就發動大規模戰爭。
我們現在開始準備戰爭,大明朝廷和建奴真的議和。
我們也不能太著急,必須準備好一切,有極大的勝率再動手。
一時沖動,導致最終輸了戰爭,那反倒是得不償失。”
李鳳鳴和王仲策,看到親王蘇河這種表態,他們更加放心了。
這次緊急會議,他們只決定一件事,整個秦王府開始備戰。
秦軍繼續增兵,兵工廠開始加大武器彈藥的生產。
議和只是猜測,但大規模戰爭,在不久之后確定會發生。
凌云殿其他人都已經散去,蘇河在地圖前站了半夜,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大明怎么會和建奴議和。
就像他一直想不明白兒皇帝趙構和石敬瑭。
崇禎也要當兒皇帝,他在歷史上的表現,不是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