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一些文官集團,也絕對會反對議和。
難道是大明某一個文官集團繞過崇禎做的事。
這又不太可能,大明皇帝的權力極高。
要不是崇禎眼高手低,也不會把大明弄得一團糟。
希望蘇長勝和楊千鶴,這兩個人能調查清楚這件事。
早晨八點剛過,漢中鐘樓響起了第一次敲鐘聲,這代表著人們開始工作。
蘇河吩咐秘書,把內閣大臣李志升叫來凌云殿。
大規模戰爭,第一個考慮的因素就是軍隊實力。
軍隊不能打勝仗,多蠢的人才會啟動戰爭。
蘇河對秦軍有信心,他們的士氣和武器,冠絕世界所有地區。
這個時代,海軍蘇河不敢說世界第一,陸軍絕對是世界第一。
第二個因素,就是儲糧局的糧食儲量。
今年夏糧剛剛收倉,可以預估糧食的產量。
去年的秋糧,稅務局和儲糧局上報的數據,現在也統計完成。
儲存糧食的多少,是蘇河發動戰爭的底氣。
現在華夏北部地區,河南、北直隸、山東都是饑民遍地。
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總不能看著這些百姓餓死。
專門負責工農業的內閣大臣李志升,在秘書的引導下,來到凌云殿。
“不要著急,坐下說。”
蘇河看到李志升,剛走進凌云殿就翻開資料準備匯報。
李志升坐在蘇河的對面,匯報道:“王上,今年的夏糧又豐收了。
肥料和農藥的使用,讓夏糧連年豐收。
去年秋糧種植玉米,玉米的產量極高,還方便種植。
種植的百姓都賺到了,今年收獲夏糧之后,很多百姓都開始種植玉米。
我查看儲糧局匯報的資料,算上這次夏糧豐收。
儲糧局糧倉內的糧食,大概有五百萬噸。
大部分是玉米和紅薯,少部分是小麥和水稻。”
蘇河聽到這個數字,他比較滿意。
辛辛苦苦這么多年,終于攢下了不菲的家底。
“這么多的糧食儲量,這樣哪怕是河南和北直隸遍地饑民。
一天為他們一碗粥續命,也能等到糧食收獲的時節。
但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比如天災持續,我們這里糧食減產,新占領的地區也無法種植糧食。”
李志升建議道:“王上,我聽廣東原先疍戶說,大型漁船出海捕魚,每次都能獲得上萬斤魚獲。
這些魚腌成咸魚,也是極好的糧食。
哪怕陜西或是四川遭受天災,糧食減產。
有大海源源不斷魚肉,百姓們也能堅持下去。
我聽疍戶說,他們有段時間,天天吃魚和貝類生存。
我們用糧食加上魚,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李愛卿,你這個主意真棒。”
蘇河想到了海洋里食物極多,只要有船就不缺食物,廣東周邊可有好幾個大漁場。
一頭鯨魚身上的肉,比上百頭豬還多。
蘇河要發展海洋捕魚業,儲備更多的食物。,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