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和孫傳庭,這是怎么帶的兵。
傳朕的旨意,盧象升和孫傳庭三族,流放一千里。”
溫體仁想勸崇禎皇帝,但他看到崇禎皇帝想要殺人一般的眼神。
他把剛想說出口的話,立刻就咽了回去。
崇禎皇帝這么做,只是出出氣。
但他對今后明軍將領的影響太壞了。
今后每個將領都會明哲保身,只會想辦法推脫責任,而不是勇于承擔責任。
崇禎皇帝拿出一張黃衣賊的傳單,立刻把它們撕的粉碎。
“黃衣賊進展迅速,已經擊敗十多萬明軍。
黃衣賊在傳單上說明,他們兵分兩路,直奔順天府而來。
眾位愛卿都是國之棟梁,你們覺得現在,我們怎么應對黃衣賊的進攻。”
內閣成員都用眼神盯著溫體仁,他們都沒有說話。
黃衣賊的兵鋒太盛,這個時期可不能吹牛,一旦被崇禎皇帝派去前線督戰。
遇上黃衣賊,沒有相應本領,那只能是死路一條。
溫體仁硬著頭皮說道:“陛下,我們大明不止一次被敵軍攻到京城。
最終都是我們大明挺了過來。
現在黃衣賊進攻看似勐烈,但他們的后勁不足。
只要各地勤王大軍到來,我們在京城與黃衣賊決戰,最終勝利的一定是我們。
但現在黃衣賊兵分兩路,大同鎮的邊軍,不能讓他們來順天府,讓他們在宣府抵擋黃衣賊。”
崇禎皇帝聽著溫體仁的建議,立刻同意。
黃衣賊兵分兩路,大明也在兩路布置勤王大軍。
崇禎皇帝又聽取其他人的建議。
孔貞運沒有說出辦團練,他準備用這個政策,與崇禎皇帝進行交換。
崇禎皇帝立刻把目光看向楊嗣昌。
楊嗣昌這段時間的表現,贏得了崇禎皇帝的信任。
楊嗣昌看著崇禎皇帝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必須要說一些言之有物的建議。
模棱兩可的話,沒有辦法贏得崇禎皇帝的信任。
“陛下,黃衣賊這次大舉進攻。
我看黃衣賊傳單上的內容,進攻河南的黃衣賊軍隊,不到黃衣賊總兵力的一半。
黃衣賊一定會從四川兩廣等地全面進攻大明。
黃衣賊不是只想侵占某一個地區,他們是想一勞永逸,徹底拿下大明。”
崇禎皇帝聽到楊嗣昌的分析,他就渾身一激靈。
楊嗣昌的話,徹底揭開了他不想面對的事實。
黃衣賊不是像游牧民族一樣。
準備撈一把就走,他們是要奪取大明的江山。
黃衣賊肯定會步步蠶食,想要徹底占領大明。
崇禎皇帝聲音都有些顫抖,他看向楊嗣昌詢問道:“楊愛卿,你覺得朕應該怎么應對黃衣賊。”
楊嗣昌直言不諱的說道:“陛下,前一段時間,我認為盧象升和孫傳庭,能拖住黃衣賊一段時間。
我們有充足的時間練兵備戰。
現在盧象升和孫傳庭,只抵擋黃衣賊兩個月,各地的勤王大軍還沒有全部到達。
我們根本沒有時間練兵。
現在的官軍,別看數量眾多。
但以往和黃衣賊的戰爭,已經證明,沒有火槍大炮的支援。
哪怕是三四倍于黃衣賊的兵力,都沒辦法戰勝黃衣賊。
現在的勤王大軍,只能不斷拖延黃衣賊進攻的腳步,想要擋住黃衣賊進攻,極為困難。”
楊嗣昌說話的時候,觀察著崇禎皇帝的表情,不斷斟酌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