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都御史李元正立刻反駁道:“田大人,我們刑部能調查清楚桉件,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王上已經說了,皇子犯法都可以被審判。
皇子都能審判,何況是咱們這些官員。”
左都御史李元正,用目光盯著田文恒。
新朝定鼎,都察院讓所有人記住,那就要掀起大桉。
田文恒在這個場合跳出來,這是不是心虛的表現
田文恒聽到李元正這種帶有威脅的語氣。
他面色不變,看向蘇河,拱了拱手說道:“王上,放開民告官,刁民必定隨意誣陷。
到時候官不聊生,哪還有官員愿意做事。
現在的規矩,已經實行了上千年,必有可取之處。
王上這么做,必定會導致大量官員辭官,朝廷陷入動蕩之中。”
大理寺卿吳棟林立刻出言反駁道:“田尚書對律法不了解,我們實行的律法,對誣告陷害判罰極為嚴重。
誣告反坐的制度,也不會讓人隨便誣告官員。”
蘇河看向田文恒,他是比較傳統的儒家官員。
能力足夠,就是思想沒有扭轉過來。
“田愛卿,事實上想當官的人很多,新朝根本不缺官員。
辭官的人,原來還有逃避罪責的原因。
今后主動辭官的人,都察院進行嚴查。
他任上無過,才允許辭官。”
蘇河在之前,沒有大力整頓官場。
除了對于稅收、撫恤金等重點資金進行監控。
其他的資金,監控力度沒那么強。
除了都察院人手不足,暗衛主要從事軍事活動。
最重要的一點,蘇河也擔心這些官員,帶著機密投奔大明。
現在大明已經亡了,正適合出手整頓官場。
在場的文官,看向田文恒的目光,都流露出不滿之色。
蘇河用威嚴的目光掃視全場。
“還有人反對嗎”
蘇河知道以法治國,肯定會遭受到一些文官的反對。
田文恒不是一個人,他是大明傳統儒家官員的代表。
反對這個政策,蘇河一點都不意外。
蘇河語氣堅定的說道:“官員不可以肆意妄為,都察院也絕不是黨爭的工具。
都察院作為三法司最核心的部門,要做出表率,凈化官場。
只有不斷清除腐肉,才能保證官場的清正廉明。”
蘇河看著李元正,吩咐道:“我們早期,留用了很多大明的降官,他們給官場帶來一些歪風邪氣。
之前的時間,以打天下為主,要保證我們后方的穩定。
現在已經消滅大明,是時候清理官場,剔除所有不合格的官員。
先辦幾件大桉,讓百姓掌握揭發官員違法的途徑。”
李元正立刻起身,鞠躬的同時說道:“請王上放心,都察院保證完成任務。”
蘇河看得很清楚。
只要官員掌握巨大權力,貪腐絕對禁絕不了。
皇帝作為統治者,必須要聯合百姓的力量,不斷清理貪官污吏。
王仲策看到現在乾清宮,氣氛有些不對。
特別是軍方一副笑嘻嘻的模樣,看著文官隊列,很多人急劇變化的臉色。
他們不能讓軍法看笑話,王仲策連忙站出來緩解氣氛。
“我們作為當朝一品大員,新朝最頂尖的官員。
權我們不缺,錢我們也不缺。
我們主要目的,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只要自己不犯法,為什么要懼怕法律。
內閣全力支持,新朝以法治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