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4年公元1637年,十二月十六日。
大華皇家陸軍第七軍,攻破平壤城的城門。
數萬第七軍士兵,殺進平壤城中。
建奴在朝鮮控制的最后一座城池,被第七軍攻破。
曹國公李大壯,實現了他在平壤城中過除夕的諾言。
但他承諾的對象,朝鮮國君李淏已經陣亡。
平壤城的八旗兵,都是老弱病殘。
他們根本沒有實力,與大華軍隊作戰。
這些人與大華軍隊剛一接觸,他們就潰敗,大部分人被大華軍隊俘虜。
城中的朝鮮八旗,看到平壤城已經被攻破,他們也沒有士氣抵擋大華軍隊。
大軍入城之后,朝鮮八旗直接向第七軍投降。
曹國公李大壯,來到朝鮮王宮之中。
第七軍的軍部,將設立在這里。
他看著偌大的朝鮮王宮,笑著說道:“這里今后不會有朝鮮國王居住。”
李大壯對蘇河的性格比較了解。
蘇皇帝吃到嘴邊的肉,哪有放棄的道理。
朝鮮已經被他們攻占,那就不會再扶持一個新的朝鮮國王。
而是準備直接把朝鮮,并入到大華王朝。
朝鮮具體怎么安排,這就不是李大壯能了解。
他只知道,這次朝鮮戰爭結束。
自己會有很大可能,讓這個曹國公變成曹王。
他也和蘇熊一樣,成為親王爵,能被分封到海外,也當一當開國君主的感覺。
李大壯認為蘇河這種方法很好。
他們老兄弟,全部都分封到海外。
既保全了兄弟的情誼,也不會造成權臣功高震主。
他們都有了這種退路,蘇河把他們這些人,直接送出國。
蘇河也不會學劉邦和朱元章,走向大殺功臣這一條路。
士兵長時間作戰,也比較疲憊。
李大壯命令,第七軍士兵分批休息。
他剛想處置俘虜,就接到京城發來的信件,這是蘇河給他寫的私人信件。
李大壯看到這個信件內容有很多。
他直接把工作交給段瑞德和潘宏才。
段瑞德負責軍務,潘宏才負責政務。
李大壯蘇河給他發來的私人書信。
蘇河信中對李大壯進行了一些勉勵。
讓李大壯不用著急,慢慢進攻朝鮮。
在信中的結尾,蘇河提出要清理朝鮮的各方勢力,最好留下一張白紙,給接管的官員。
蘇河在信中,詳細交代李大壯打下朝鮮之后,應該怎么做。
李大壯反復觀看這封書信,分析每一句話的細節。
這是他在朝鮮做的最后一件事,可不能把它搞砸了。
潘宏才找到李大壯,他累的都有些虛脫。
“軍長,軍管的各項事務太多,你在這里倒是很輕松。”
李大壯直接拿出一米多高的文稿。
“哪里輕松了,我要根據陛下的意見,更改朝鮮這里的制度。
有些情況陛下只交代了方向,具體怎么做,要靠我來設計。
你們兩人太忙,都沒時間和我討論,我只能自己冥思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