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在包頭,它是毛紡織廠。
一家在天津,就是這家棉紡織廠。
剩下的兩家,一家在杭州,一家在松江,它們都是絲綢紡織廠。
這四家紡織廠,全部都不是少府旗下。”
李青木聽著這么大規模的紡織廠,竟然有四家,他感慨的說道:“投資這么大的紡織廠,他們真能回本嗎”
蘇河聽到這句話,他笑著說道:“買的沒有賣的精,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虧本的買賣沒人干。”
楊文才聽到蘇河這句話,他嚇的直接跪在地上。
“陛下,我們都是正經商人,可不敢做殺頭的買賣。”
蘇河看著楊文才應激表現,他笑著說道:“我又沒說你,這家工廠是你們楊家的吧
工廠里的工人和工廠管事,對你的態度不太正常。”
楊文才戰戰兢兢的站起身,回應道:“陛下,這家工廠,僅靠我們楊家,那也拿不出這么大一筆錢。
這是有十多家商人合伙投資。
現在商界流行合股開公司。
市場的變化太快,開辦一家公司,耗費的錢財又太多。
為了避免破家,并整合很多人的資源,大型公司基本都是好幾家合股。”
蘇河聽著楊文才的介紹,朝廷對很多經商政策松綁之后。
這些商人的主觀能動性很高,股份制公司都搞出來。
他估計再等一些年,股市也能被這些商人鼓搗出來。
楊文才又看向李青木所在的方向,道:“李大人,別看這家紡織工廠投資很大,只需要三到五年時間,這家工廠就能回本。
機器的使用壽命是十年以上,剩下的時間就是純賺。”
蘇河一行人,走出紡織車間,繼續沿著工廠參觀。
他向楊文才問道:“現在紡織品的市場怎么樣銷路順利嗎”
楊文才恭敬的回道:“陛下,隨著朝廷分田到戶,百姓們手中有了些余錢。
村中很多人,家里只有一套破舊的衣服。
他們有了余錢之后,都會扯上幾匹布,給家人和孩子做一身衣服。
棉布銷量最好,特別是印上花色的棉布,現在有大量的馬車,停在工廠門口拉貨。
麻布之前的銷量好,現在的銷量有些下降,麻袋的銷量卻一直在增長。
絲綢的銷量不太好,主要是生產太多的絲綢。
國內富裕的人口有限,主要的產量都出口給西方人。
一件衣服縫縫補補,穿個六七年,那就已經破爛不堪,要換新的衣裳。
紡織業這個行當,是長久不衰的行當。
如果百姓每人都能有兩三件新衣裳,紡織業更會迎來大發展。
我們這些商人,成立這么大規模的紡織廠。
我們就是在賭國內的百姓越來越富裕,能穿得起兩三件新衣服。”
蘇河聽著楊文才的話,他比較滿意。
這些商人嗅覺很敏感,他們就是在賭大華王朝,會迎來一段很久的上升期。
這些錢,就該讓他們這些商人賺去。
蘇河走到工廠里邊的一個車間,他看到很多瘦小的身影,艱難的操作織布機。
他的臉色陰沉,看向楊文才憤怒的問道:“這是什么情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