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華王朝各地已經恢復秩序,鼠疫破壞性不會達到前世大明末年的規模。
但這可是鼠疫,能輕松導致數千萬人死亡的疾病。
蘇河絕不會掉以輕心,他一直在準備各種辦法,減輕鼠疫的危害。
官府大力倡導養貓,就是蘇河應對鼠疫,微不足道的政策。
朱雀衛指揮使,大太監周方志看到皇帝蘇河走神,他在一旁提醒道:
“陛下,您接下來要去天津碼頭,漕運總督石溪前段時間匯報,南洋地區來的運糧船會在今天趕到天津碼頭。”
蘇河聽到周方志的提醒,他這才回過神來。
在這種時代,鼠疫影響很大,但只要朝廷秩序不亂,不會造成太大傷亡。
封建時代對付瘟疫,有一個絕招。
派兵把染疫的城鎮封死,所有染疫的百姓死亡,瘟疫就會結束。
有些殘暴的統治者,他們甚至會直接選擇屠城,殺死宿主,疾病也就沒了生存的土壤。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蘇河笑著說道:“魏愛卿和朕一起去碼頭看看,剛才朕想到一些情況,有些走神了。”
魏時鳴只是在一旁陪笑,皇帝蘇河和他交流走神,這不算什么事。
反之,就是大事。
蘇河帶著魏時鳴等人,乘坐馬車來到天津碼頭。
漕運總督石溪,穿著一身二品官服,恭敬的來迎接皇帝蘇河一行人。
他作為儲糧局局長,緩慢積累功勛,從一個四品官員升任到從二品的漕運總部。
他作為第一批參加招賢館的官員,除了死亡和進牢房的官員,算是升遷速度慢的人。
大華王朝的漕運總督,管理著全國各省的糧食調運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運糧路線,就是南糧北調。
石溪行禮之后,他高興的說道:“陛下,今天是南洋運到大華本土的第一批糧食,足足有三百萬噸糧食。
其中一多半,都是繳獲的陳糧。
因為糧食價格太低,那些西方人收集了大量糧食,但很多都沒有運回本土。
這么多糧食運來,能有效緩解北方地區,現在的糧荒。”
蘇河每次聽到這個消息,他都非常開心。
大華王朝打下南洋地區,現在已經取得不錯的收獲。
第一批糧食運到大華本土,蘇河認為這個是非常值得。
在缺糧的時候,再有錢的人都買不到糧食。
現在是小冰河時期,哪怕有玉米和紅薯這兩種高產作物,大華王朝的大部分地區,也只是解決饑餓。
現在很少有人因為饑餓而死,但大多數農村的百姓,都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蘇河看各地的匯報,在農閑的時候,很多農村家庭只吃一頓飯,就為了節省糧食。
他安排一批大學的學生,讓他們去北方農村地區調查當地情況。
這些大學生調查的結果,讓蘇河大吃一驚。
天災不斷,這是糧食減產的重要原因。
去年河南和山東部分地區大旱,冬小麥和夏玉米基本絕收。
朝廷從兩湖調集大量糧草,才解決那里的災情。
這種天災,就不是修建水利設施能解決。
大學生調查缺糧的第二個重要原因,竟然是蘇河打天下的速度太快。
蘇河一鼓作氣,短時間就消滅前明,奪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