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蒙古因為與內地交流頻繁,他們大部分人都能聽懂漢語。
會說漢語的蒙古人,占比也很高。
草民前往的漠北蒙古,他與漠南蒙古完全不同。
大部分蒙古人,都不會說漢語。
但蒙古部落的兒童,他們會在屯田軍定居的城鎮上小學,這些兒童會說漢語。”
杜明錦說完,他就退到旁邊。
齊云啟看著其他兩人都說完,只剩下他自己。
杜明錦的說法,陛下沒有出聲打斷,應該是他的內容,符合陛下的要求。
齊云啟知道自己絕不能學李青,要做到言之有物。
陛下的一句夸獎,都會讓他受用無窮。
齊云啟聲音洪亮的說道:“陛下,草民主要經營各種鐵器。
例如鐵鍬鋤頭等農具和鐵質的大鍋與鍋碗瓢盆。
草民是做批發生意,只負責把貨物運到塞外,不負責具體的售賣工作。
但草民發現一個情況,漠北的生意更好,這樣讓草民百思不得其解。
漠南大量養殖長絨羊,經濟更發達,部落人口也更多。
朝廷還在漠南推廣土豆,需要的農具更多。
他們的牧民有錢,能買得起鐵鍋,他們的飲食習慣,已經接近內地。
按照草民以往的經驗,漠南的鐵器銷量,應該會是漠北的幾倍。
現實中的情況,卻是漠北夠買的鐵器數量更多。
漠北購買的鐵器,農業中常用的鐵鍬和鋤頭比較少。
各種鐮刀與叉子更多一些。
草民認為,這種情況很不尋常。
草民與漠北蒙古貴族有一定接觸。
他們學習漢語,仰慕大華的強大。
但他們卻不想要改換信仰,認同我們的祖先,而是繼續信仰長生天。
有些部落貴族,還會阻止部落的牧民,改變自己的信仰。”
皇帝蘇河聽到這里,他忍不住叫好。
“齊云啟,你這個情報太關鍵,朕重重有賞。”
皇帝蘇河立刻吩咐周方志公公,對著三位商賈進行獎賞。
李青只是賞賜一百枚金幣,杜明錦額外賞賜一塊兒牌匾,齊云啟除了牌匾外,再賞賜一副皇帝蘇河的親筆提字。
齊云啟領到這份獎勵,他激動萬分。
只要大華帝國不短命,這份獎勵足以傳家,保證齊家上百年的富貴。
皇帝蘇河開始只是想要了解,塞外貿易是否與官員匯報的一樣。
他了解這三人的情況,塞外貿易很順暢。
蒙古地區基本能融入全國大市場之中。
蒙古地區者原材料,消費各種工業品。
這是一個極好的情況,進入火器時代,武力彪悍的游牧民族,再也不是農耕文明的對手。
齊云啟的情報太重要,漠北蒙古部落高層,有著很強烈的分離跡象。
他們收集鐵器,還沒有引起皇帝蘇河的警覺。
這些蒙古勢力無論想當二道販子,還是儲存備用,哪怕真把農具改成武器,影響都不大。
但這些漠北蒙古貴族,影響到大華帝國的同化政策。
皇帝蘇河就準備動手,消滅漠北蒙古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