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蘇河這句話一出口,立刻把滿朝文武鎮住。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讓所有適齡皇子,全部享受專門為儲君準備的課程。
皇帝蘇河既然決定這么做,儲君的選拔,肯定不會采取嫡長子繼承制。
李志升等人,等來了確切的消息,卻不是他們希望的消息,臉上十分沮喪。
首相魏時鳴立刻公躬身行禮道:“陛下圣明。”
李志升的聲音有些顫抖道:“臣請陛下三思而行。”
皇帝蘇河從龍椅上走下來,他走到皇極殿院落中,文武百官的中心。
他長嘆一聲道:“關于大華帝國儲君的選拔制度,朕已經想好。
朕的子孫后代,絕不能出現類似晉惠帝司馬衷,這種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帝。
朕的子孫后代,絕不能出現類似宋欽宗趙恒,這種不知兵事,信任術士,導致亡國的皇帝。
朕的子孫后代,絕不能出現叫門天子朱祁鎮,這種帶敵軍入寇的皇帝。
誰都不能保證子孫后代,嫡長子各個賢明。
但朕能保證,眾多的皇子之中,必有賢明之人。
大華帝國儲君選拔制度,不看他的出身,只看他的能力。
眾位皇子之中,選拔賢才立為儲君。
為儲君著,必須要有子嗣。
大明朝正德帝、天啟帝,這兩位皇帝絕嗣,才會造成后續的風波。”
皇帝蘇河知道,嫡長子的智商參差不齊。
這其中有很多人,不適合當皇帝。
皇帝是掌握一個國家最高權力的人,不是隨便選一個人,就能合格。
皇室之中,肯定會有合格的人,因為可供選擇的皇子太多。
內閣首相和大都督,他們都是全國選出來的頂尖人才。
皇帝的水平太差,根本無法平衡這兩方勢力。
僅以概率論來看,嫡長子只有一位,出現明君的概率很低。
皇子的人數極多,更容易從中選出合格的皇帝。
儲君的人選,必須要有子嗣,這也是吸取大明的教訓。
皇帝除了治理國家,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為皇室開枝散葉。
無法繁衍后代的皇帝,肯定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首相魏時鳴和大都督馮三秋,他們幾乎同時出聲。
“陛下圣明。”
大華王朝儲君選拔制度幾乎明朗。
所有皇子享受儲君教育,等到他們長大,從中選取最優秀的皇子,確立為儲君。
百官們對于這一項政策,大部分都能接受。
哪怕是嫡長子繼承制,有能力的皇子,背后都會有大臣投資。
更何況現在這種制度,更適合他們投資自己看好的皇子。
只要能押中,那將會獲得豐盛的利益。
皇極殿外偷聽內容的老太監,他們臉色大變。
今天最重要的情報已經聽清楚。
大朝會進展這么久,也快到了下朝的時間,他們選擇離開這里。
親自跑回后宮匯報相關情況。
皇后王文君,聽到心腹太監的匯報。
她神色有些落寞,很快又恢復堅定。
“果然如此,夫君的心思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