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從的土著同化成功,不順從的土著完成清理。
這個過程必然是極為慘烈的過程,會成為一個國家抹不去的黑點。
當藩屬國從歷史上消失,這個黑點也隨之消失。
太子蘇蜀拎著收音機前往餐車。
哪怕在移動的情況下,收音機的聲音也沒有受到影響。
太子蘇蜀與同行的官員一起吃著餐車上的盒飯。
這些官員都是各部的中流砥柱,他與這些官員打好關系,不只是這次的考察,對于他今后的施政,也有很大的幫助。
這是職位最高的兩名官員,分別是工部侍郎陸元鵬、右僉都御史鄭康。
特別是工部侍郎陸元鵬,他明顯是要接任工部尚書的職位。
他在地方上擔任過巡撫一級的官員,又被平調為京官。
父皇明顯是想要重用他,這名官員入閣都有很大的希望。
帝國現在的各項制度非常完善,很少出現火線提拔的情況。
但某些官員的仕途,就是比一般官員順暢,符合要求就能得到提拔。
這種官員的能力和背景都非常出色。
陸元鵬被父皇安排過來,這是很正常的安排。
太子蘇蜀這次考察新政的情況,那就是考察工業發展情況。
大量工部官員跟隨,必然要派遣一位能壓場的重臣。
右僉都御史鄭康,這位都察院新崛起的俊杰。
他是太子蘇蜀特意要的人。
他的任務很明確,那就是治理地方的不法情況。
某些事情太子蘇蜀不好出面,安排鄭康出面正合適。
太子蘇蜀可不相信,地方那些人完全安分守己。
哪怕是朝廷對于貪官污吏,一直下重手治理,但貪官污吏斬不絕。
太子蘇蜀吃完飯,看著外面山道起伏的景象。
他感慨地說道“山西和福建的商人都非常活躍,這也是地理因素所決定。
這里的山地太多,靠種地根本養不活一家人。
有本事的人走南闖北做生意,沒本事的人當商隊的伙計,這也是一條出路。
山西、福建這些地方,數百年都沒有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
它們真正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還是靠著帝國大力推行的移民。
做事就是這樣,要因地制宜,如果某一個道路走不通,那只能換方向。”
陸元鵬點頭附和道“太子殿下說的對,做事確實是這個樣子。
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很多,絕不能被之前的經驗,禁錮了思想。”
太子蘇蜀與這些官員簡單的交流,他吩咐道“列車下午就能到漢中郡,大家做好準備。
咱們這次前往各地,就是為了找到新政出現的問題。
大家不用害怕找出問題會擔責任。
找不出問題那才更可怕。
找出問題解決就好,找不出問題,真讓一個小隱患,引出大麻煩,那才是我們無能。”
陸元鵬語氣堅定的回復道“太子殿下請放心,我們這些人都是忠于國事。
一定會及時發現新政的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絕不會與當地官府同流合污,敷衍了事。”
陸元鵬表態之后,陸續有官員緊跟著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