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肯定會瘋狂查考中的進士,只要找到一位科舉舞弊的進士,他就能增補成為進士。
帝國對于科舉舞弊懲罰極為嚴格,但隨著新領土考生素質參差不齊,每年都有科舉舞弊的情況發生。
朱大虎之所以關心這件事,那就是處理科舉舞弊的人,正是太子蘇蜀。
他每次想要求見太子蘇蜀,了解帝國對于藩屬國之間爆發戰爭的態度。
他都沒有求見成功,太子蘇蜀有著更重要的事情處理。
這個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科舉放榜之后,發生的科舉舞弊事件。
朱大虎已經在帝國蹉跎兩個月,這件事情一點進展都沒有。
前吳王,吳國的真正掌權者齊剛毅,對于朱大虎的進度已經表現出不滿。
朱大虎接到來自建鄴的催促電報,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帝國的太子蘇蜀,對于他們這件事采取拖延的態度。
太子蘇蜀已經通過這個方式,表達他對于這件事情的不滿。
朱大虎能做的事情很少,只能等待太子蘇蜀的態度轉變。
他聽到新聞之中,太子蘇蜀已經處理完科舉舞弊事件。
朱大虎再次出門,前去嘗試拜會太子蘇蜀。
太子蘇蜀可能會像往常一樣不接見他。
但他必須表明自己的態度。
……
太子蘇蜀忙碌了數天,終于可以輕松一會兒。
科舉舞弊案,這是大案中的大案。
朝野上下全都在關注這個案件。
太子蘇蜀負責經辦這個案件,必須要把這個案件辦成鐵案。
這個案件的所有細節與前因后果,都要值得推敲。
太子蘇蜀聽到屬下匯報,吳國代表朱大虎求見。
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日歷,他已經把這件事情拖延了兩個月。
他接受父皇的任命,專門負責處理這個事情。
父皇早已經表明態度,但他作為經辦人,必須要向藩屬國展現宗主國的態度。
藩屬國的無理請求,宗主國快速通過。
這會讓眾多藩屬國認為,宗主國的實力已經不同。
太子蘇蜀也不想藩屬國試探宗主國的事情頻繁發生。
他必須要展現出宗主國的態度與威勢。
他要讓這些藩屬國的官員感到難受,他們才會長記性。
但拖了兩個月,時候也差不多了。
再繼續拖下去,藩屬國的局勢發生巨變。
出現了愣頭青,不顧帝國的態度,悍然發動戰爭。
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反倒是麻煩事。
太子蘇蜀吩咐道:“通知吳國和桂國代表,讓他們準備好,明日我抽出時間,處理他們的問題。”
朱大虎看到他請求面見帝國太子蘇蜀,依舊像前幾次一樣,沒有獲得太子蘇蜀的接見。
他眼中的落寞一閃而逝,卻聽到了轉機。
朱大虎驚喜的問道:“帝國太子殿下準備明日處理我們的事情。”
他得到確認的答案,握緊了拳頭。
事情終于迎來了轉機,不枉他這兩個月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