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楚立斗了這么久,沈林算最了解楚立的人之一,這人屬于典型的你退了他會更得寸進尺的類型,再客氣三分也沒什么用,還不如直入主題。
果不其然,楚立笑的陰森,也不在意。
“我以為大戶人家會懂一些待客之道的,我千里迢迢來送禮,你連茶水都沒有一杯,未免太不厚道了。”
楚立也不賣關子,自顧自的從懷里掏出一封信,徑直遞給沈林。
送禮?送什么禮?為誰送禮?為什么送禮?又為什么給他送禮?這說不通。
來自記憶的磅礴力量沖刷信封,卻沒有感覺到任何靈異力量存在,這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封信。
什么年代了,為什么會有人用信送禮?
結果信封,自信封面得見大字。
“沈林親啟。”
撕開信件,得見內容。
“沈君文席:憶陽安城內,恐怖風波交錯之間,得君相助,保全殘軀。道雖殊而義難泯,謹以昔日舊寶相贈,或對君考證古今恐怖之業小有裨益。
王不修手啟
甲子年庚寅月望日(這日子瞎編的。)”
濃重的古文風撲面而來,更重要的幾個關鍵信息讓沈林恍惚了一下。
陽安城內,他救了不少人,可能用古文手書,信件傳遞,以保全殘軀做文,最重要的能讓楚立心甘情愿得來送的人,貌似只有一個。
鬼判!
沈林感覺到腦子嗡的一下,他險些理不清這一切,這是他真真正正第一次,真實意義上與民國的馭鬼者所接觸,并有所交流,對面所傳遞出的信息或許對對方來說不算什么,可對他來說不亞于千金。
鬼判的復蘇得益于沈林,沈林很清楚,這一切不是他幫鬼判,甚至他也想不到一切會發展成后來的樣子,可在鬼判眼里事實上他的復蘇得益于沈林,所以他打算回饋。
字里行間和做事風格,沈林能感覺出來這是個脾氣古板,做事同樣一板一眼的人,做事恩怨分明。
理了理思路,沈林最后把目光放在信的末尾。
王不修手啟。
這句話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說這封信是王不修本人親自所寫。
所以,鬼判的真實姓名是王不修,來自民國時期的真實姓名,這名字他曾經在王察靈那里聽說過,沒有太過在意。
沒辦法,你永遠不知道王察靈的嘴里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貿然相信容易被賣了還幫他數錢。名字是真的這算是一個重大發現,他或許能夠憑借這個信息找到些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