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十的老人,在八十多歲的母親面前像個小孩,被訓斥了連話都不敢回懟,只能干笑。
沈林實際上對這位顧先生也挺好奇,不過屬于八卦層面,在亂世中于洪家村這種惡劣環境始終堅持普及知識和道義,這胸襟和氣度就非常人能及,在最后更是被卷入戰爭而死。
聽老人家的描述,大概率是戰爭可能波及到洪家村,這位顧先生引開追兵,或因為其他戰爭原因而死,老人家堅信這位顧先生是為大義而死。
老人家提起這位顧先生很激動,沈林也不愿意多問,于是轉而開始進入正題。
“老人家,我想請問您在年幼時期,是否有聽過洪天明和王不修這兩個名字。”
老人家被舒緩了一口氣,拍了拍胸口,看了看沈林,老花的眼睛瞇了瞇,像是想看出些什么。
“八十年前,有人和你問出出過類似的問題,那時候,他們帶齊了兵馬,清一色的黑色長槍對著我們,問我們,這個村子里有沒有一個叫洪天明的人。”
沈林有些驚愕,沒有想到這個回答。
“我不知道你跟八十年前那些人是不是一樣的目的,可我能給你當年一樣的答案,有,不止有,還很多,洪家村,共有洪天明十五位,洪天貴十二位,洪天佑十八位,這個回答你滿意嗎?”老人家問。
沈林再次錯愕,這個回答又一次讓他沒想到,無論是有還是沒有的答案他都曾經設想過,結果他都能接受,可這個回答是在他的意料之外,大大的意料之外。
“怎么可能,傳聞你們洪家村是太平天國殘部聚集而成,洪秀全當年好歹建國,洪天明洪天貴名義上算你們的少主,按封建時期的習俗,你們不用避諱名字嗎?”蘇雍和先忍不住了,這結果太出乎意料了,讓他思緒大亂。
“避諱什么?顧先生說,人都死了,避諱給誰看,給后人看還是給面子看,兵敗如山倒,太平天國都亡了,還講究這些沒用的東西做什么,那么有用那太平天國怎么會亡國?”老太太冷言冷語,笑的更冷,她的回懟讓她想起了當年顧先生回懟那些人。
橫跨八十年,就好像八十年前,顧先生就料到了今天。
“不是,不是這個意思。”蘇雍和抓狂了,這老太太,或者說當年這個顧先生的理論讓他抓狂的不知道怎么回懟,可他就是憋不住:“可你們也犯不著起十幾個啊,這名字這么好嗎?好到你們十幾個人爭著用?”
“顧先生說,太平天國亡了就亡的徹底,讓所有人都看到不止國亡,要心亡。一個藏著掖著的名義皇子無論有沒有都會讓洪家村死無葬身之地,那就索性告知天下,這里全都是洪天明,這里全都是洪天貴,這里不敬天國上主,荒野蠻橫之地沒有半點復國的想法。”
這話讓蘇雍和愣住了,洪家村事實意義上有復國的能力嗎?根本沒用,荒村野嶺拿頭復國。
可萬一被人冠以這個罪名,你拿十張嘴都說不清,可這顧先生像是未卜先知,提前數年鋪好了路,怪不得當年民國時期得知消息后大張旗鼓的調查了這個村子又不管不顧。
洪家村自甘墮落到這個份上,日后哪怕揭竿而起動用太平天國名義都沒人跟的,你拿什么大義號令天下群雄?你沒名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