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使馬戛爾尼和副使斯當東,以及斯當東才十三歲、卻已長得有成人那般高的兒子小斯當東,還有副使歐文,自然是一個不落,都要前往熱河覲見皇帝的。
從京城往北的這一路,道路平坦,景色宜人。有時候給歐文的感覺,甚至跟英國鄉村差不多,包括田里勞作的農民神態都相似。
相比其他人,歐文在路途中要輕松得多。坐在有避震裝置和橡膠輪胎的拖掛式房車里,一點都感覺不到顛簸,甚至還能看書、畫畫,累了就在自帶的大床上睡一覺。
歐文用自帶的司機,駕駛拖著房車車廂的越野車,一路吸引目光無數。
王文雄和喬人杰兩位漢官,中途還上來過兩次借廁所。出門在外,最難的就是吃喝拉撒。
反正處理馬桶的事不用歐文親自動手,對于別人的求助,他倒也沒有意見。
就這樣走走停停,花了近一周時間,一行人終于到達距熱河還有十二里左右的地界。這時除了行李車,其余車馬都停下來了,該換禮服的換禮服,該排隊的排隊。
到了天子腳下,隊伍的氛圍頃刻一變,再無散漫輕松之感。
走在最前頭領路的是一百位著裝整齊的清朝騎兵,接著是英國的使團及華夏的官員。
歐文也下了舒適的房車,與馬戛爾尼和斯當東等人一起,改乘一輛安排好的英式軍車。
光是列隊肅容,整理儀仗的準備工作就做了好幾個小時,一直忙到午時,才終于再次出發。
雖然最后的一段路,坐不了有橡膠輪胎的房車了,但對于歐文而言卻也沒有感覺多顛簸。
只因現在他們所行駛的道路已經遠非尋常的小馬路了,雖然還不算御道,可也平穩至極。
說起御道,居高臨下俯瞰地面的夏青黛和英國人一樣震驚。
九月下旬,乾隆就要從承德避暑山莊回鑾了,因此現在的御道已經開始修理中,與使團走的道路是平行的。只是除了皇帝的儀仗隊,別人沒資格在上面行走。
一路過來,可以看到數萬兵丁在御道上忙碌,有往路面覆蓋黃土的,有平整路面的,還有在邊上搭建營帳的。
每當歐文等人的車隊經過一處營帳,上面就會升起一頂小黃旗,并敲銅鑼示意。
在夏青黛的視野里,只感覺一路密密麻麻全是兵丁,像小螞蟻似的星羅密布,怕不是得有十萬人之多。
這種尊榮,估計全世界就只有華夏皇帝有,反正夏青黛在歐洲是沒有見過的。
她參加過英國和神圣羅馬帝國的宮廷舞會,也親眼見過英王和神圣羅馬帝王,他們全都沒有這么夸張的排場。
還沒見到乾隆呢,眾人就已經可以深深地感覺到皇帝的威儀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