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晨倒不是真的不好意思讓隋楓幫自己做實驗,只是寧晨更加相信自己的雙手。
要是真的因為別人的一些實驗操作的問題,影響到最終的實驗結論,那可就是因小失大了。
接下來的時間里,寧晨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實驗課題研究。
實驗的過程是比較單調的,寧晨需要大量重復著類似的實驗步驟,一些實驗甚至要重復幾十、上百遍。
好在這些實驗并不會耗費什么體力,相比之前的研磨、拋光還是要輕松很多。
當實驗進行了一個階段時候,寧晨對實驗數據進行詳細的總結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結論。
“硅納米粒子的粒徑只要控制在200n以下,對實驗就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硅和硼的比例基本確定了,大概每1克的硅納米顆粒,之中加入006克的硼元素。換算成硼酸,就是04克左右的硼酸溶質”
“蝕刻劑的選擇還需要繼續進行實驗,目前來看,氫氟酸溶液的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
完成了第一個階段的實驗之后,寧晨和徐洲溝通了自己的實驗進度。
了解了寧晨的實驗實驗進度和實驗現象,徐洲也對于寧晨實驗的進展比較滿意。
“不錯,已經解決了其中的幾個主要問題,這證明了我們的思路確實是可行的,接下來的實驗方向也清晰了不少。”
雖然寧晨還沒有制備出理想中的多孔硅納米粒子結構,不過通過現在的種種現象,已經給出了比較積極的反饋。
寧晨并沒有因此而感到滿足,在繼續進行實驗的同時,也將很多時間用在相關論文的上面。
寧晨知道,自己目前的知識儲備量還遠遠不夠,便找到了上百篇相關的論文,認真的研究了起來。
這其中的大部分論文都是純英文的,寧晨為此惡補了一下相關的專業詞匯,讓自己能夠暢通無阻的理解這些論文之中的內容。
論文研究帶來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寧晨的材料學科經驗值在快速的提升著,連帶著物理和化學的學科經驗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這讓寧晨想到了一些可以嘗試的實驗改良方法,有希望幫助寧晨合成理想之中的多孔硅納米粒子結構。
“干燥后的粉末,可以考慮在高溫氬氣的環境中,進行退火處理”
“在氫氟酸中加入去離子水,洗滌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
“如果在蝕刻劑中添加硝酸銀,是否更利于多孔結構的生成呢”
寧晨一一對自己的這些假設進行著嘗試,其中大多數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但這并沒有動搖寧晨將實驗進行下去的決心,讓寧晨感到興奮的是,自己的一些假設的確得到了應驗。
相比第一階段的實驗,自己制備出來的最終產物,已經更加接近理想之中的狀態了。
徐洲在了解了實驗的最新進度之后,也是對寧晨的成果稱贊不已。
就憑寧晨現在做出來的成果,都足夠寫出一篇不錯的論文了。
當然徐洲也知道寧晨的目標并不止于此,鼓勵寧晨繼續把實驗進行下去。
新的實驗階段開始,寧晨已經完全摸透了各種實驗原料的添加比例,對于蝕刻劑的選擇也完全確定了。
終于,在經過數百次的實驗之后,寧晨第一次成功制備出了理想之中的多孔硅納米顆粒。
看著se掃描電子顯微鏡中的樣品圖,寧晨一時有些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