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星空正式成立之后,很快便收到了一些論文的投遞。
能夠這么早就進行論文的投遞,足以說明這些論文投遞者早就完成了論文的撰寫,甚至在這之前已經有了其他的理想投遞期刊。
但他們能夠將論文投遞向學術星空,足以說明學術星空已經引起了很多科研者的關注。
作為期刊主編之一和期刊的首席審稿人,學術星空的創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寧晨的工作量。
不過寧晨還是非常享受這些工作的,對別人的期刊進行審稿,寧晨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新的靈感。
另外,這件事情一直是寧晨多年以來的一個夢想,當這個夢想真的實現的時候,寧晨自然是愿意花費精力投身于其中的。
當然,這些第一批投遞向學術星空的論文,整體的質量還是稍微差一些的,寧晨覺得應該是期刊剛剛成立的事情,很多學術界大佬還處于觀望狀態,而也有一些論文,應該是其他期刊退稿之后,再投遞向學術星空的。
寧晨也并不急著去發布第一期的期刊,寧晨更傾向于寧缺毋濫的觀點,如果真的湊不出十篇高質量的論文,寧晨也不會強行找一些質量不夠的論文去湊數。
讓寧晨有些沒有想到的是,一段時間之后,陶轍軒竟然主動向期刊的郵箱投遞了一篇論文。
驚訝之余,寧晨也并沒有因為論文投遞者是陶轍軒,便放松對論文審稿的嚴格程度,而是保持著一視同仁的態度。
而最后的結果,也沒有讓寧晨感到失望,這篇論文的確是一篇研究價值非常高的論文。
甚至即使這篇論文投遞向數學界的四大期刊,也是有很大可能被期刊所接收的。
寧晨不知道,陶轍軒之所以會在學術星空剛剛成立的時候,就向學術星空投遞論文,是因為和自己的私交,還是什么其他的原因。
但對于陶轍軒的捧場,寧晨還是非常的感激的。
又過了一段時間,寧晨又收到了一篇來自于蘇國物理學家弗拉基米爾投遞的論文。
因為寧晨同時擅長多個學科,所以很多方面的論文,寧晨都具有審稿的能力。
這篇論文同樣是一篇質量很高的論文,寧晨覺得足以達到發表頂刊的水平。
對于國外專家投遞的論文,寧晨也會降低一些硬性的標準,暫時不會強制使用漢語進行論文的撰寫。
畢竟推廣漢語的事情還是得一步一步的來,一開始就強制使用漢語的話,會勸退絕大多數的國外學者的。
終于,經過一個階段的審稿工作,期刊第一期的論文數量,已經積累得足夠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