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薩爾茨堡省,姆貝亞市。
“開窯了”隨著一聲吶喊。
早已經等候在窯爐旁邊的工人,用鐵纖扒開窯口,隨后一股的熱氣從窯口噴涌而出。
“快看看怎么樣”
在廠長的催促下,全副武裝的工人進入窯口,開始搬運剛剛燒制好的瓷器,現在姆貝亞的天氣在17度左右,所以即便穿上棉衣待在外面也不算太熱,可進入窯室內瞬間就感覺到洶涌的熱氣。
磨磨蹭蹭了片刻,匣缽被工人小心翼翼的取出,在所有人的期待下,老師傅開始敲開匣缽。
“唉可惜了,這個底部和匣缽連在一起了,下一個”
開局不利,于是下一個匣缽被打開。
“這個釉不合格,下一個”
最終所有匣缽都被打開,結果差強人意,成品率僅有百分之十五,成品質量也較差,制作粗糙,內底一圈無釉,美觀性差,但是,這個結果已經算是符合大家心里預期了。
“第一次么能有這個結果就很不錯了,大家不用灰心,繼續改良工藝,我相信我們姆貝亞陶瓷廠未來會引領王國陶瓷制造業的。”姆貝亞市市長安慰道。
姆貝亞陶瓷廠制作的瓷器是粗瓷,也就是平民用瓷,像康斯坦丁王宮里的瓷器都是從遠東進口的。
姆貝亞市附近蘊藏著豐富的高嶺土資源,目前東非政府初步勘測大概在三百萬噸左右,是尋找煤礦時的附贈品,這也是東非第一家瓷器廠設在姆貝亞市的原因。
在東非目前民用器皿主要是木制品或者陶制品,像瓷器絕對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東非的瓷器排除掉宮廷內的瓷器,主要分布在東非沿海地區,從摩加迪沙到姆特瓦拉都有分布,甚至津巴布韋腹地也有瓷器存在。
但是這些瓷器幾乎都是遠東產品,只是沿著商路流落到東非的,所以姆貝亞市陶瓷廠燒制的瓷器,算是第一批非洲制瓷。
東非瓷器技術主要來源于遠東兗州嶧縣,每一批到東非的移民都有一個基礎檔案,所以對專業人才會特別關注。
實際上瓷器燒制在歐洲已經不算什么秘密,也有許多瓷器廠存在,但是奈何東非移民最初人員主要是德意志地區和遠東地區的農村人。
而歐洲瓷器那不是給普通人用的,普及率遠不及遠東,所以姆貝亞陶瓷廠的技術工人主要也是遠東人。
其中又以嶧縣齊村為主,齊村制陶歷史悠久,唐代陶業大興,元時發展到鼎盛,呈現家家窯火、戶戶做陶的繁榮景象,一直延續到現在。
也就是說當地人以此為生的比較多,而搭乘東非移民的順風車,齊村也有不少人到了東非,目前姆貝亞陶瓷廠內齊村人大約在三成左右。
齊村雖然燒制陶瓷歷史悠久,但是并不是很出名,畢竟主要是民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