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的話點醒了恩斯特,現在確實不同以往,以前東非要塑造文化認同,但是現在東非的主流文化配置已經相當完善,這個時候再引入非德意志人也就不成問題。
中部總共四個省包括黑森省的人口是一千多萬,勉強達到標準,而且中東部經濟上聯系比較密切,目前東部人口資源也在向中部傾斜。
“王儲殿下,眼下看來,我們還是應該從海外移民上多想想辦法,海外移民同國內民眾遷徙來說成本更低,而且不會干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馮德萊恩提議道。
第一鎮市。
不限制不行,畢竟金剛石在工業和珠寶領域的價值都比較高,價格低了對于東非并不是很有利。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目前整個奧蘭治地區最多的就是軍隊,除開軍隊整個奧蘭治人口不足萬人,所以現在他們只能從黑人想想辦法,而且奧蘭治黑人也不多,南非地區的黑人本來就少,奧蘭治地區更是其中比較突出的地方。”
到時候成了奧匈帝國的翻版就真成為樂子了,所以對后并入地區的人口遷移還是“本土公民優先”,至于他們留下的空缺,正好由海外移民補充。
東非超過七成人口集中分布在東非高原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僅東非高原就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但是東非高原的面積僅相當于全國的十分之一,這就是人口分布不均衡的體現,如果不是對中部省份的開發,比例只會更夸張。
當然,奧蘭治地區里,金伯利肯定不能拖,恩斯特認為金伯利的條件比東非很多地區都好,甚至只要恢復英國統治時期城市規模,就能在南部地區成為僅次于新漢堡港市的第二大城市。
恩斯特說道“金伯利可以作為奧蘭治地區優先開發區域,畢竟金伯利的金剛石產業很出名,這是一個短期內能盈利的點,所以讓東部,尤其是各個鉆石礦產區擠一擠,組織一批經驗豐富的工人到金伯利恢復當地的金剛石生產。”
除開中東部,東非其他地區人口加起來也就五百萬左右,而且分布在十幾個省份,集中在北部和南部。
東部可以說是唯一完成去黑人化的區域,像中西部還有大量黑人定居點存在,這也反映了東非人口分布情況。
而且如果補充移民以奧匈帝國落后地區居民為主的話,他們也能更快融入東非環境,畢竟在奧匈帝國統治下,早已經習慣了德意志人的生活方式。
東非這算是逮著奧匈帝國的羊毛薅,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像德國,東非就不會考慮,因為德國各地發展比較均衡,經濟水平相差不多,這樣想從德國忽悠到人口,難度就變得更高,當然,情況放在十幾年前則恰好相反。
本章完
yetia10099341602010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