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施瓦本這個名稱,恩斯特根本就沒考慮,東非雖然有施瓦本省,但是施瓦本歷史上真是一個國家,也就是神圣羅馬帝國下的施瓦本公國,如今符騰堡,黑興根,錫格馬林根,巴伐利亞等地區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都是該國范圍,東非標準德語的采集地就是施瓦本地區。
不過施瓦本這個名稱雖然歷史淵源深厚,但是和萊茵對比就完全沒有可比性。
恩斯特直接說道:“到時候我們東非就叫萊茵帝國,而父親就是萊茵帝國的第一任皇帝。”
康斯坦丁搖搖頭道:“我本來就打算退位,讓你正式接任,所以還是你來吧!而且我可不想到時候在加冕儀式上受苦受累。”
一般而言,國王都是終身制,但是康斯坦丁卻并不愿意一直擔任東非國王,畢竟自己早就閑云野鶴,不問政事,而且自從恩斯特在東非政府搞了官員退休制度以后,康斯坦丁的這種想法更加強烈。
恩斯特否定道:“父親,你是國家的壓艙石,就算要真退位,那也應該在落實皇帝頭銜之后。”
對于康斯坦丁的想法,恩斯特是不太情愿的,他接著勸說道:“至于加冕儀式,我之前就說過,不會像歐洲那樣臃腫和復雜,到時候只要搞幾個大場面,你就是隨便走走過場,加冕儀式就完成了。”
“簡化儀式,對于我們而言并不是難事,實際上連外賓都不需要邀請,畢竟東非變成帝國,那也是實力到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要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可,更重要的凝聚國內的人心。”
“像歐洲那種馬車什么的,我們根本就不用,到時候你坐在汽車里和民眾招手就行了,我們在萊茵市修建的道路完全是瀝青路,一點也不顛簸,其他過程也可以省略簡化。”
“現在畢竟是19世紀了,歐洲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相關的制度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
像英國皇室加冕時,又是黃金馬車,又是大石頭(命運之石)的,在恩斯特看來,即受罪又搞笑,當然,現在也只有恩斯特這么看。
恩斯特接著說道:“加冕儀式肯定是怎么舒服怎么來,我也不希望繁文縟節約束后面的接班人。”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的,君主制在世界上已經呈現衰落趨勢,所以我們黑興根王室也要想辦法融入國家之中,而不是和民眾徹底割裂,尤其是階級上,至少不應該分的太清,未來隨著科技和社會的思維發展,王室成員最好低調行事,這樣才能減少麻煩。”
康斯坦丁也點點頭,對于兒子的話他是比較認同的,如果是以前,作為老貴族,康斯坦丁一定不這么認為,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事情不是裝作看不見,他就不存在的。
即便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這種極力維護皇權的君主,也很難改變這種局面,至于奧匈帝國那已經是一潭死水,現在奧匈帝國雖然經濟依舊不容小覷,但是軍隊的戰斗力正在迅速下滑,這是東非的直觀感受,在同東非軍事合作中,奧匈帝國軍隊素質下滑的厲害。
所以奧匈帝國現在處在十分危險的境地,槍桿子都不硬,那奧匈帝國就有隨時解體的風險,現在弗朗茨真的淪落為糊墻匠,對著衰老的帝國縫縫補補。
實際上,奧地利政府不是不想恢復奧地利帝國的榮光,但是匈牙利戰斗力強悍,通過議會斗爭,一方面在匈牙利地區堅決推行馬扎爾主義,一方面不斷壓縮軍費,這就使得奧匈軍隊得不到新鮮血液的補充,所以衰落在所難免。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