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誒比亞高原區域降水豐富,而前世肯尼亞北部地區的降水情況,也就比索馬里沙漠好上一點。????這一點從圖爾卡納湖就可以看出來,其水源主要來自于發源自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奧莫河,這條河流自北向南流入圖爾卡納湖。
所以在圖爾卡納省,河流也多發源于埃塞俄比亞高原區域,少部分則來自于東非高原,就比如同樣注入圖爾卡納湖的特克威爾河。
思維特接著說道:“我們對于大湖區水資源的開發,將緩解兩地的干旱問題,并且以此改造當地生態和氣候,極大增強兩地的宜居性。”
“東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兩座水塔的利用,讓我們對北部地區的農業和工業開發化為現實。”
對于東非而言,北部地區開發最基礎的問題就是水資源的利用和開發,這一點比南非地區更甚。
畢竟東非北部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其中前世南蘇丹和索馬里以及肯尼亞,這些東非區域都受到沙漠的威脅。
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屬于薩赫勒地帶的東非尼羅河行省,東非其他地區,就比如阿贊德高原雖然也和撒哈拉沙漠接壤,可撒哈拉沙漠也不可能順著地形爬過來。
而尼羅河行省就大不一樣了,它本身以盆地地形為主,雖然北部有科爾多凡高原作為屏障,但是也有缺口,容易受到沙漠威脅。
因為當初恩斯特為了蘇丹的石油資源,所以尼羅河行省向前世北蘇丹區域內擴張了不少領土,而這其中大部分都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最典型的就是位于尼羅河沿岸的杰濟拉市,都快突出到蘇丹行政中心喀土穆了。
當然,這是夸張的說法,畢竟杰濟拉市距離喀土穆的直線距離都有將近二百公里。
恩斯特說道:“很好,利用好埃塞俄比亞高原和東非高原的水資源,我們就可以在尼羅河行省和圖爾卡納省兩個,建設不少生態地帶,這些地區不管變成森林,草原,農田亦或者是城鎮,對于我們而言都是好事。”
這種非洲的跨區域調水工程,也就東非可以完成,畢竟前世這些地區都不屬于一個國家,協調都很難實現。
就比如圖爾卡納省南部,前世屬于肯尼亞,而北部屬于埃塞俄比亞,肯尼亞要是想利用埃塞俄比亞的水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甚至埃塞俄比亞在上游建設水庫,反而截斷了原本肯尼亞地區的用水。
尼羅河沿岸的“水權”競爭就更加激烈了,前世埃及為了水源問題,可以說費勁了心思,和蘇丹,埃塞俄比亞,以及南蘇丹,烏干達等都有過爭議甚至沖突。
毫無疑問,隨著東非的崛起,埃及只會比前世更慘,畢竟前世埃及的軍事實力可以排在非洲第一,對一干尼羅河上游國家有著明顯優勢。
而東非這種體量的巨無霸,顯然不是埃及可以挑戰的。
不僅僅是埃及,東非對水源的控制,從東非地理版圖中就可以看出來,就比如南德意志王國依賴的沙里河上游也控制在東非境內。
當然,南德意志王國對于東非而言,畢竟不是埃及這種異教徒國家可以相提并論的,所以東非對南德意志王國肯定不會像對埃及那樣缺德。
而在和東非有水源牽扯的國家中,也只有埃及和南德意志國家兩個典型,未來還有達爾富爾這個強行被東非從蘇丹中解體出來的國家。
其他和東非接壤的國家,要么不缺水,要么就是水系和東非沒有太大關系,就比如比屬剛果,熱帶雨林氣候下水源不僅不缺,反而顯得有些多,英國的南非殖民地,其和東非被奧蘭治河分開,其沿海地區水源也比較充沛。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