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英荷海戰中失敗的荷蘭,最終只能自覺的讓出海上霸權,這倒還是其次,真正讓荷蘭人痛心的還是海上霸主背后所代表的豐厚經濟利益。
畢竟,即便荷蘭最強盛的時代,其野心也比不過今天世界上的帝國主義國家們。
這也是東非為什么重視麥哲倫海峽的航線的原因,有了這條航線,東非就可以將軍事影響力輻射到中南美洲西海岸地帶,進步擴張東非的海外市場和原材料產地。
普里皮亞特說道:“除了麥哲倫海峽的相關進度以外,如今我們在卡塔爾的建設活動也在穩步推進。”
“同時,據我們的情報顯示,如今英國和協約國在波斯灣的形勢很不妙,在奧匈帝國進入伊拉克之后,英國所面對的形勢急劇惡化。”
“雖然英國的兵力高達一百多萬,但是由印度人組成的軍隊根本就不堪重用,別說和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軍隊對抗,就是奧斯曼和羅馬尼亞士兵,對戰印度軍隊都有極大優勢。”
“目前在奧匈帝國的指揮下,同盟國軍隊已經開始幫助奧斯曼帝國收復失地,如果按照現在的進度,巴士拉等波斯灣港口重回奧斯曼帝國手中也只是時間問題。”
東非一直都在關注南線戰場的變化,畢竟南線戰場距離東非最近,尤其是東非的北部灣和卡塔爾殖民地就在戰場的旁邊。
恩斯特問道:“那你們認為,中東地區的戰事會如何發展?”
普里皮亞特回答道:“就我個人而言,并不看好協約國在中東的進展,從英國人沒有順利奪取達達尼爾海峽開始,戰爭的天平就倒向了同盟國,如今奧匈帝國和同盟國,有余力不斷支援奧斯曼帝國。”
“在上一個階段,同盟國成功穩定住了紅海和波斯灣沿岸的頹勢,在波斯灣地區甚至轉敗為勝。”
“而協約國的重心又在歐洲的西部,所以如果南線戰場的局勢真的惡化到一定程度的話,恐怕協約國之前對同盟國的封鎖將徹底成為無稽之談。”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克里斯蒂亞諾也說道:“南線戰場上,協約國基本沒有翻盤的可能性,為了攻克南線戰場,甚至奧匈帝國都放松了對西線戰場的攻勢。”
“目前來看,德國和奧匈帝國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了帝國的重要性,戰爭速勝論已經成為笑話。”
“在美國人插手的情況下,英法即便丟掉南線戰場,也照樣可以繼續和同盟國戰斗。”
聽到這里,恩斯特也就明白了,如果在東非不插手的情況下,同盟國和協約國那就還有的打,現在就看東非如何選擇以怎樣的結局停掉這場戰爭了。
恩斯特問道:“關于俄國和日本方面的消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