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德國對煤制油技術的研究最早,但是到了21世紀真正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的國家卻是南非,之所以南非能成為該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其實也和南非的發展有關,自從南非自由化之后,歐美就對南非展開了長達幾十年的封鎖。
其中就包括對南非進行石油禁運,而南非本身是一個石油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但是南非卻擁有非洲最豐富的煤炭儲量,所以在南非政府的主導下,煤制油技術在南非取得突破和發展。
所以,也無怪乎前世遠東帝國整天把能源安全掛在嘴邊,東非雖然通過殖民擴張,擺脫了石油資源缺乏的困境。
但是,東非本土的石油資源不多且多分布在北方地區,而海外殖民地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是地理位置并不保險,所以東非一直都沒有停止煤制油技術的攻克工作。
這項技術其實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東非政府就已經開始研究,只不過隨著如今石油獲取渠道多元化,進度慢了下來。
而東非當前階段真正重視的則是煤化工,一定程度上煤制油屬于煤化工范疇,只不過煤制油主要是為了應對能源問題,而煤化工涉及的領域就比較多了,能夠帶來大量的化工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梅特說道:“煤炭工業是東非經濟發展的的重要基石之一,尤其是涉及鋼鐵,冶金,化工,發電等重要領域,所以我們會一直推進其技術層面的發展”
“而石油則是目前帝國第二大化石能源,從本世紀開始,帝國長期是世界第一大成品油生產國。”
“1918年,帝國的成品油產量高達三億多萬桶,產量比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都要多。”
“在公共交通,機械,汽車,化工等方面,石油產業起到了支撐作用,可以說石油產業的發展,是帶動我國新興產業的重要力量。”
目前世界石油生產主要集中在四個區域,分別是東非,北美和東歐,最后則是南美,這四個地方的石油產量占到了世界的九成以上,而東非一個國家,成品油生產就占到七成以上。
梅特部長說道:“石油能源對帝國工業發展的貢獻作用,甚至要超過煤炭,尤其是新興產業,沒有石油就沒有化工業,鐵路,汽車等新興產業的大發展。”
“如果沒有石油工業的發展,那我國工始終都將在很多領域,只能淪為歐美國家的追隨者,而非創新者。”
“就比如鐵路方面,內燃機車的出現,大幅度提高了我國鐵路的運輸效率,如果只是照抄歐美各國,那我們在鐵路層面也不過是簡單的復制。”
“汽車產業更不用多說,它直接改變了世界交通產業的格局,讓東非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配合鐵路,更是讓帝國的陸地交通運輸效率穩居世界首位。”
“而化工業對石油的依賴也很大,目前石油化工業已經頗具規模,且產生較為豐厚的利潤,潛力巨大,是有可能推動我國科技和產業超過歐美的重要推動力。”
“除了煤炭和石油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水電,電力作為能源,其生產比較復雜,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都可以作為發電原料。”
“所以,水力發電被我們單獨列出來,放在和煤炭,石油,天然氣三大化石能源的同等地位。”
“1918年,我國水力發電量占比達到了全國總發電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極大促進了一批城市和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水利資源豐富的地區。”
“而電力產業又事關到電解鋁,機械,照明,工業和家用電力,有極大經濟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