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雷作為波西米亞省省會,行政,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并不缺乏,同時還是交通樞紐,加上產業多,即便轉型也只要經過短時間的陣痛,終究可以成功。
而圭魯就完全不一樣了,雖然也是一座地級市,但是圭魯卻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十分單一,畢竟圭魯市就是依托當地礦產資源設立的。
伊庫提說道:“圭魯市的發展前景確實不容樂觀,這也是省內很多城市要面臨的問題,尤其是許多中小型市鎮,他們所面臨的困境比你們還要嚴重。”
“根據省府的要求,必然有一部分市鎮會在這一輪轉型中被淘汰掉,除非能夠找到可持續性的產業。”
“而這種產業的競爭對手也不少,你們的優勢就在于基礎相對要好,所以整合手中的資源,扶持新興產業,是唯一出路,闖過去自然海闊天空,闖不過去那就只能慢性死亡了。”
資源型城市并非沒有其他優勢,但是這些優勢都是礦產資源所帶來的,比如礦區為工人服務的醫院,學校,為了礦產運輸建設的鐵路,投資建設的工廠等等。
但是,這些產業全部是為了原本礦業開采和相關工業而配套的工程,如果資源枯竭的話,就會出現嚴重問題,如果不能尋找其他出路,勢必導致人口外流,而人口外流又會導致一部分學校,醫院和工廠倒閉,進一步加劇人口外流,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這也是波西米亞省著急的原因,而圭魯市就是一個典型的工礦城市。
瓦倫西說道:“這也是我擔憂的問題,實際上圭魯好歹是地級市,再怎么有落差,只要維持住行政級別終究可以維持下去,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圭魯下面的市鎮。”
“所以,等這次回去后,我想盡可能的把全市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先把企業和公共單位盡可能留下來,裁掉一批不合理的企業和單位,或者直接推動一些企業就地轉型。”
“我們波西米亞省的基礎條件不算差,姆貝亞市這些年能轉型成功,借助了當地的地理優勢和政策優勢。”
“地理上圭魯肯定改不了,所以在政策上我們要盡可能學習姆貝亞市,尤其是如何支持一些常規企業的發展,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所謂常規企業,也可以理解為平平無奇的企業,沒有什么突出的特點,但是這種企業反而最不平常,畢竟大部分的企業都屬于這個類型。
就比如農產品粗加工,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是市場相對穩定,可以帶動一批就業,這也是瓦倫西所看中的,當然,這中間也有瓦倫西不看好優質企業愿意到圭魯發展的原因。
畢竟圭魯在整個東非也只是一座平平無奇的城市,拿什么吸引優質企業?就像一些城市,沒有優質高校,工業和經濟經濟基礎也不強,但是動不動就搞什看起來十分尖端產業,大部分也只有失敗的份兒,畢竟其先天基礎薄弱,不把地基打好,后期也容易發展畸形。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