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省這次轉型嘗試實際上還是被東非中央政府推著進行的,畢竟如今東非經濟依舊比較火熱,而火熱的經濟能夠掩蓋許多城市發展問題。
而恩斯特之所以會選擇波西米亞省,除了波西米亞省的產業結構失衡以外,還在于波西米亞本身處在東非內陸地區,內陸發展本身就沒有沿海容易。
而恩斯特預感等到歐洲戰爭結束后世界經濟勢力會迎來一次嚴重的危機,尤其是歐洲各國恢復經濟生產秩序之后。
在歐洲和中東爆發大戰的時候,世界其他地區可沒有閑著,除了東非和美國這種積累了恐怖工業產能的國家以外,日本,遠東帝國,英國的殖民地,甚至南美的工業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巨大發展。
在這其中,英國殖民地發展是比較突出的,像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新西蘭等地區都拿到了英國本土的大量工業訂單,置辦了不少企業。
就比如加拿大,在戰爭期間,加拿大的工業投資比平時增加了將近二十倍,英國和美國在加拿大投資了不少工廠,生產包括軍艦,武器等重要物資,同時出口大量農產品,成為協約國的重要后勤基地。
在一戰期間,整個世界的工業產能都是迅速增加的,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意味著戰后世界經濟必然會迎來一次重大危機。
而恩斯特預感,這次經濟大危機可能還在超過前世的1929世界經濟大危機,畢竟在恩斯特的影響下,出現了東非這個龐然大物,進一步促成了世界產能的盲目擴張。
而這一次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時間,大概就是在歐洲完成戰爭重建之后,這個時間大約在五到十年時間左右。
……
萊茵市。
恩斯特就自己的預測和東非政府官員們進行著討論。
“目前帝國的工業產能過剩嚴重,本輪工業高速增長主要是依托歐洲戰爭的刺激,一旦歐洲的戰爭結束,歐洲訂單量減少,勢必會對帝國經濟造成沖擊。”
“這種影響可能會有滯后性,因為在市場經濟主體下,投資具有盲目性,如今良好的營商環境,給予了投資和創業人員信心。”
“但是我們政府不應該有這種想法,我們應該清楚之前幾年經濟的高速發展是歐洲戰爭所造成的。”
“所以政府必須有憂患意識,糾正經濟領域的‘冒進’和‘盲目’性,引導民間投資回歸理性,同時引導經濟高質量發展,從一味追求數量轉變為重視質量和創新上來。”
簡單一想也知道未來肯定會爆發一輪規模浩大的產業過剩危機,畢竟市場就那么大,各國卻都在擴充本國的工業投資,必然引發世界經濟的消化不良。
雖然說工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生產力的進步,但是如果不做好分配工作,那盲目發展工業就必然導致世界原本市場秩序的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