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和平會議結束后,英法德奧四國軍隊默契的停止了大規模戰爭,而伴隨輿論轉向,已經有不少人猜測出歐洲大國可能暗中達成了交易。
這引發了協約國和同盟國內部的不安,畢竟除了英法德奧四國以外,協約國和同盟國內還有四大國拉攏來的盟友。
英法德奧的異常舉動,使得兩大陣營內部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就算美國和奧斯曼帝國這種大國亦是如此。
美國和奧斯曼帝國兩國外交人員紛紛前往倫敦,柏林,巴黎,維也納打探消息,而結果也很不理想。
柏林。
“偉大的德意志帝國皇帝陛下,貴國和奧匈帝國是否對我們隱瞞了一部分真相?我們作為盟友有權知道一些內容。”奧斯曼帝國外交大臣親自到柏林向威廉二世詢問道。
威廉二世這個時候也沒有再選擇隱瞞,或者說德國從一開始就沒有隱瞞,畢竟兩次和平會議都只是秘密進行,除了奧匈帝國以外的其他盟友并不清楚兩國的行動罷了。
“既然貴國想知道所謂真相,我也不再隱瞞,我們確實和英法兩國達成了一些共識,畢竟這場戰爭在繼續下去,對于我們幾個參戰大國,都不是好事。”威廉二世很光棍的說道。
奧斯曼帝國外交大臣裝作有些不滿的質問道:“德國想要和協約國調整關系,這我們并不感覺氣憤,但是你們為什么不通知我們一聲,再怎么說我們也是同盟中重要的一員。”
作為“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自然不是真的有勇氣和德國叫板,所以在面對威廉二世的時候,奧斯曼帝國的外交大臣也只能佯裝生氣。
而奧斯曼帝國之所以如此表現,其實也和奧斯曼帝國在同盟國中的表現有關,按照同盟國在戰爭中的表現來說,奧斯曼帝國僅僅排在羅馬尼亞前面,還不如保加利亞。
而事實上,如果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帝國真打一仗的話,說不定還真有可能落得一個狼狽的下場,保加利亞雖然在同盟國中明面上實力最弱,卻是武德最充沛的國家。
德國雖然一直表現不俗,但是德國畢竟國力強大,反而顯得不如保加利亞瘋狂,當然,如果把普魯士從德國中單獨列出來,那肯定還是可以相提并論的,畢竟保加利亞是“巴爾干半島上的普魯士”。
威建二世安撫道:“你們也不要責怪我們不通知你們,而是這次和英法之間的會議,其實是由東非組織的,他們只是邀請了英法德奧四國,協約國陣營里,連美國都沒有被邀請,所以也不必過于介懷。”
東非成了兩大陣營和各自盟友解釋的“萬金油”,東非政府不邀請你們,那是東非政府的責任,他們總不能做東非的主,畢竟東非也是世界大國之一,實力絲毫不遜色于世界上的任何國家。
雖然,英法德奧看不上東非和美國這種暴發戶,但是在具體數據上,他們不得不承認東非和美國強大的國力存在。
這兩個國家,工業體量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人口也都遠超英法德奧四國中的任何一個,鐵路里程也名列前茅,糧食產量更是排在前列,海軍也都排在世界前四,其他各項數據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