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卡賓達和羅安達,本格拉三市的情況最為嚴重,所以相關措施和流程也最嚴格。
這毫無疑問對三市的產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不過更多波及的是服務業和商業活動,工業和農業受到的影響非常小。
而事實上,東非政府除了要求商家和消費場所增加必要的防疫措施以外,并沒有強制要求其關門停止經營活動,但是受到新聞媒體的報道,以及工商部門的繁瑣檢查,一部分商人還是主動關閉了經營場所。
這很正常,東非政府雖然沒有強制要求他們關門,但是對客流量做出了限制,防止人群聚集超過警戒線。
而客流量少的情況下,房租,水電等等支出可沒有少,加上還因為防疫措施增加,反而多出一筆開支,這就可能造成這些經營場所的商人盈利減少,甚至虧本的情況,還不如暫時主動停止經營。
換句話說,東非政府雖然沒有把門關死,但是一些營業單位也無法承受疫情的沖擊,而這也就是東非所謂的防疫和經濟并重。
……
和東非相對寬松的防疫政策不同,如今的歐美各國可以說為了防止瘟疫的傳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倫敦。
進入二月,倫敦政府強制關閉了學校、電影院、劇院、教堂以及所有公眾集合場所。
整個倫敦街頭,一時間陷入大蕭條之中,甚至比戰爭時期更加蕭瑟,畢竟一戰并沒有波及到英國的本土,而疫情可是正在倫敦等地肆虐。
倫敦的醫院里,病床上躺滿了病人,但是床位依舊十分緊張,或者說完全無法滿足需要,醫院和火葬場排滿了長隊。
“目前,倫敦注冊的因流感死亡人員超過了十萬例,全國加在一起,大約二十多萬例,情況十分危急。”
“而這僅僅是半個月時間不到,就發生的情況,具體數字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因為有很多人員根本就統計不到。”
倫敦的死亡人數之所以如此突出,這也和倫敦的高度城市化息息相關,整個倫敦的人口就占到了英國本土的百分之十幾,且高度聚集在如此狹小的區域,這加劇了傳播風險。
大衛首相面色陰沉的聽著下屬的報告問道:“國外的情況怎么樣?”
英國衛生部大臣說道:“歐洲方面,法國,德國的情況也沒有比我們好到哪去,雖然因為法國之前做好了準備,但是法國畢竟是這次流感的策源地,所以法國的情況未必比我們好上多少。”
“除了德法兩國以外,其他歐洲國家都受到了波及,目前疫情已經覆蓋整個歐洲區域,就是最東邊的俄國也受到影響。”
“除了,歐洲之外,受災最嚴重的是北美,因為停戰后,美國,加拿大的士兵歸國,這導致大量流感患者流入美國和加拿大。”
大衛首相問道:“那東非怎么樣?”
外交大臣說道:“根據我們駐東非的外交部門反饋,如今,東非將疫情控制在沿海地區,他們的首都萊茵市暫時就沒有受到波及。”
“不過,根據我們在卡賓達的領事館傳回的消息,即便是卡賓達這種東非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實際上也就只有幾千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