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因為發現流感比較及時的原因,他們將這次流感大體上拒之門外,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應該會向東非內陸發展……”
大衛首相已經聽不下去,現在他不關心這次瘟疫在東非未來會如何發展,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東非的情況比英國要好,甚至比絕大部分國家要好。
不過,這也是正常現象,畢竟東非離歐洲遠,所以在發現流感之后,只要做好海關的工作,就能把大部分傳染源拒之國門之外。
實際上,在英國本身就有一個地區,沒有受到瘟疫的太大沖擊,那就是澳大利亞,在瘟疫爆發后,澳大利亞就出臺了相關政策,進行了主動隔離。
而澳大利亞本身就處在十分偏僻的地方,加上地廣人稀,所以受到疫情的沖擊自然最小。
大衛首相有些無奈的說道:“現在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在確定這場瘟疫的致死率降下來之前,我們就必須繼續保持高壓政策,對法國流感進行嚴防死守。”
英國作為法國的老對頭,從來都不給法國面子,東非定義的歐洲大流感,英國就不太接受這個說法,反而將這次疫情稱為法國流感。
雖然英國政府在官方場合不會這么說,但是私底下都是這么講的,誰讓這場瘟疫本來就最大可能發生在法國。
如今,英國民眾對于“法國流感”可以說深惡痛絕,之前所提到的數據,僅僅是在政府登記在案的死亡人數,而感染者數量顯然只會更多。
現在整個倫敦,沒有被感染的人才是真的稀奇,只不過大部分人還能挺過去,至于挺不過去的人,也就變成了英國政府統計表上冰冷的數字。
……
相對于英國,美國人才是真正的受到了無妄之災,尤其是美國總統威爾遜,最近的民意支持率大幅度下降。
目前威爾遜政府面臨四大問題的沖擊,第一個是美國參加了一戰,但是在戰后卻沒有獲得太多實際利益,這讓美國各個階層都十分不滿。
第二個問題,則是因為戰爭突然結束,原本受到美國政府打壓的德裔,開始了對美國的反擊和報復。
在美國參戰后,美國的德裔受到了各種迫害,而德裔卻是美國人口最多的族群之一,現在戰爭結束,在德國的支持下,這些德裔自然不會滿意。
第三個問題,就是疫情突然爆發對美國社會的沖擊,現在美國人認為是政府參加歐洲戰爭的原因,才導致流感被帶回美國的。
第四個問題就是軍隊問題,這次美國疫情的中心就是由軍隊引起的,軍營成了最大的疫情傳播點,但是因為美國政府處置不到位,這引發了美國部分基層軍人的不滿。
畢竟,美國政府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將軍隊約束在軍營,這反而讓整個軍營成為了病毒的溫床。
更何況美國政府還有欠薪,無法補足戰爭撫恤金等惡劣行徑。
可以說,現在美國就像一個炸藥桶,各種社會問題積攢到一起,還遇到了瘟疫這個時間段,隨時都有爆炸的風險。
而這就讓美國的利益集團們不得不犧牲這一屆美國政府來平息民憤,所以威爾遜總統的處境甚至比法國總統克列孟梭還要艱難。
不過,也幸好美國是真正的民主國家,至少總統和政府還能被拉出來背黑鍋,暫時緩解民眾的壓力,雖然換個總統也不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至少對民眾能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