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特魯高官,如今世界是工業化的時代,而平原省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省,不知道過于重視農業方向的發展,是否會對平原省未來發展產生影響?”國家農業報的記者向賽特魯問道。
對于這個問題,賽特魯說道:“記者先生,你也說到了,我們平原省是國家定位的農業生產區域,這也就注定了我們省和其他省份發展定位的不同。”
“所以,平原省的任務,首先就是要保障國家布置的農業生產任務,從而穩定國內糧食價格,為國民吃飽飯做出積極貢獻,我想沒有比讓人吃飽飯更重要的事。”
“而且,我們平原省特有的省內情況,這也讓我們省努力向著大湖區農業基地的方向發展。”
“平原省的優勢就是農業,我們有全國獨一份的黑土地平原,而黑土地是全世界都比較稀缺的農業發展資源。”
“比如烏克蘭等東歐地區,美國中部,遠東帝國的東北,阿根廷,這四個國家擁有豐富的黑土資源,這也讓他們農業在全世界范圍比較出名。”
“而平原省的黑土面積雖然無法和上述地區相提并論,但是也是帝國境內最大的黑土分布區。”
“除此外,我們省還有兩個優勢,一個是靠海,這讓我們省的糧食外調十分便利,其次是平原,這讓平原省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地區。”
“同時,應該值得關注的一個地方,就在于平原省發展歷史短,所以我們省的人口也比較少,而這也正是平原省能成為帝國商品谷物生產基地的重要原因。”
東非平原省成立也就是南非戰爭之后,到如今也不過才三十年時間,而且因為機械化的推廣,這使得平原省的農業人口并不多。
所以,平原省雖然是一個農業省,但是因為地廣人稀的特征,反而使得這里的農業發展是有利可圖的。
因此,賽特魯說道:“綜上所述,雖然工業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突破的主要方向。”
“就比如我們東非,如果沒有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如今短短三十年里,迅速完成工業化,那東非的發展上限也不過就是如今巴西的水平。”
“顯然,工業對帝國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樣不能忽視農業對帝國的重要貢獻。”
“在特定情況下,農業發展一樣可以推動一個國家的發展,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阿根廷的工業并不發達,但是看著農業發展,這使得阿根廷成為本世紀初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這里賽特魯拿阿根廷舉例,因為阿根廷是一個典型靠著農業發家致富的國家,這個時代的阿根廷,其經濟水平甚至不比其他工業強國差。
“賽特魯高官,請允許我打斷一下,阿根廷的農業條件可以說在全世界都是最好的,平原省難道能夠和阿根廷相提并論么?”記者問道。
賽特魯毫不客氣的說道:“除了面積上的差距以外,我們平原省和阿根廷只能說各有所長,比如阿根廷水資源比我們更豐富,但是我們的機械化程度比更高,阿根廷有歐洲市場支撐,我們也有全國市場做支撐。”
記者說道:“但是阿根廷的出口中,乳畜產品為主,且價值更高,而平原省以谷物種植為特長,但是國際糧食價格卻長期處在低位,投入成本也更高。”
對于記者的問題,賽特魯沒有反駁,他說道:“我們和阿根廷確實差距不小,但是從經濟平均水平來看,二者實際上是相當的,畢竟阿根廷光是人口就有將近千萬,而我們省連一百萬人都不到。”
“而且,我們省因為農業發展任務的原因,自由度顯然不如阿根廷,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是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