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1884年,第一座跨第聶伯河大橋建成后,西切斯拉夫就走上了高速發展階段,之后該市第一座火車站建成,并且連接頓巴斯的煤礦和克里夫巴斯的鐵礦。
沙皇俄國的部署了大量冶金工業在當地,而隨著經濟發展,彼時還叫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西切斯拉夫出現了許多公共、教育和文化機構。
而西切斯拉夫也就成為了烏克蘭重要的區域中心之一,在20世紀初,西切斯拉夫的人口就已經超過二十萬,1910年該市人口已經突破二十五萬,而如今又過去了十年時間,西切斯拉夫的人口只會更多。
“馬林科夫同志,歡迎你們到葉卡捷琳諾斯拉夫來!”
一見面,托馬杰符卡就忍不住上前擁抱著馬林科夫激動的說道。
“你不知道,我們的組織被偽軍政府破壞的十分嚴重,現在最缺的就是你們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同志,來幫助我們重新啟動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工人運動。”
馬林科夫面對激動的托馬杰符卡說道:“托馬杰符卡同志,我理解你的心情,組織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但是,現在已經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危機時刻,所以敘舊的事,以后有的是機會,我們先對接一下工作。”
于是,托馬杰符卡強忍住自己的情緒,松開馬林科夫說道:“是我過于激動了,我這就給你們介紹一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具體情況。”
隨后,托馬杰符卡一邊帶著馬林科夫一行人到自己的住處,一邊說道:“自從1918年以后,根據合約內容,組織從葉卡捷琳諾斯拉夫撤走之后,我們的活動就開始轉入地下。”
“這幾年,因為德奧兩國的插手,偽軍政府對烏克蘭境內的地下組織進行了多次掃蕩和破壞。”
“我們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五個據點,也因此被偽軍迫害,同時二十多名優秀同志犧牲,死在偽軍的儈子手下。”
“不過,我們頂住了壓力,從1918年到現在,我們新發展了五十多名成員,現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組織成員一共有一百三十二人。”
“我們分散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工廠,軍隊等地方,同時還掌握著一家地下報社,用于破壞敵占區的輿論宣傳。”
聽了他的匯報,馬林科夫陷入了沉思,就托馬杰符卡所說的情況來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也就是偽軍政府所稱的西切斯拉夫市的組織發展情況整體上還算不錯。
畢竟,自從俄國工黨成功奪取國家政權之后,這也引發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極度恐懼,而這也進一步掀起了帝國主義對俄國以外地區工黨組織的圍剿活動。
要知道同期,1921年遠東帝國的工黨成員數量也才五十多人,但遠東帝國的人口卻高達四億,而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總人口也才二十三萬左右,卻發展出一百多名組織成員,這個成績確實相當不錯了。
而且,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情況同樣十分復雜,這里是俄國和帝國主義對峙的前線,帝國主義和偽軍政府勢力極其強大。
除了反動勢力的圍剿以外,工黨組織內部的威脅同樣存在,工黨實際上也是一種理想型政黨。
因此,真正的工黨成員應該以世界大同的事業為一生目標,并且不怕犧牲,敢于流血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