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拉托夫說道:“現在說什么已經晚了,這件事到此為止,軍隊我們絕對不能碰,畢竟他們和我們本身就不是一個體系內的,就算真有問題,那也要軍方自己處理,你們有功夫多去工廠,鐵路看看,明眼人都知道這些地方有大問題。”
列昂尼德解釋道:“那些工廠主,或者鐵路系統的官員也未必比軍隊好到哪去,今年年初我們在鋼鐵廠的行動就被拉夫爾先生告狀,說干擾了他的工廠運作,最后還是不了了之……”
在烏克蘭這個官僚主義盛行的國家,能辦的起工廠和企業主顯然也不是好拿捏的,他們和西切斯拉夫市的官員盤根錯節,形成一張緊密且復雜的大網。
而且自從烏克蘭獨立之后,其實行的政治制度,再怎么說也是共和國,也就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家的話語權得到極大提升,目前烏克蘭高層政府內很多都是大資本家出身。
對于列昂尼德的抱怨,菲拉托夫選擇了忽視,他說道:“現在,政府顯然打算找俄國的麻煩,接下來不排除兩國發生直接軍事沖突,甚至戰爭的可能性。”
“我們西切斯拉夫市作為靠近邊境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塞,我不管你用什么辦法,都要確保接下來幾個月內,西切斯拉夫市沒有成規模性的工黨活動。”
“否則,耽誤了軍國大事,大家都好不了,當然,我也知道你們如今工作的難度。”
“這樣吧!我會親自和工廠,鐵路等企業和系統的高層對話,讓他們理解一下我們的工作,畢竟真讓工黨在西切斯拉夫搞出什么大動作,他們也跑不了。”
“同時,我給你們小組多批一些權限和資金,多的不說,這三個月內,給我把西切斯拉夫市重要的場所和區域盯緊了,一旦確定了工黨組織,立馬把他們消滅在萌芽狀態。”
西切斯拉夫市政府和工黨組織的斗爭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以前西切斯拉夫市在反工的工作上其實成績很出色。
畢竟,西切斯拉夫市的工黨組織一開始經驗并不是很充足,所以容易犯各種錯誤,從而導致組織成員暴露。
但是經過西切斯拉夫市政府的幾輪打擊下來,西切斯拉夫市的工黨組織也得到了歷練和成長,其活動完全轉向地下,并且結構越發嚴謹。
可以說在西切斯拉夫市反工小組的“培訓”下,西切斯拉夫市的工黨組織迅速成熟起來。
這也是列昂尼德這個工黨人員眼中惡魔,劊子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戰犯……工作越來越難以開展的原因。
說到底,列昂尼德本身并非專業的諜報人員出身,他能成為西切斯拉夫市反工小組的頭目,靠的是菲拉托夫市長的“賞識”。
兩人實際上是遠房親戚,當然,菲拉托夫能讓列昂尼德上位,顯然列昂尼德的個人能力也是有的,比如心細,忠誠,腦筋比較靈活等等。
菲拉托夫當上西切斯拉夫市長之后,自然要大力挑撥自己的心腹,其中親戚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任人唯親也要講究能力,在菲拉托夫的親戚中,有能力和關系的混的其實并不比菲拉托夫差,就比如菲拉托夫的哥哥就是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也就是烏克蘭國會的議員,他的弟弟則負責家族產業,排除這些人,其他大部分都是些歪瓜裂棗,或者不擅長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