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俄軍有著顯著的數量和火力優勢,并且戰斗意志也比烏克蘭和波蘭等軍隊要高許多,但是背靠著精心建設的防線還是抵住了俄國的第一輪攻勢。
轟隆……
頓巴斯的炮火掀起巨量的煙塵,火藥味彌漫在空氣當中,震耳欲聾的炮聲給予了烏克蘭士兵極大的心理壓力。
但是,這并不足以讓頓巴斯的烏克蘭軍隊心理崩潰。
一名參加過一戰的烏克蘭老兵在聽到俄軍炮聲的第一時間,熟稔的大聲嘶吼道:“進入坑道,該干活了,孩子們!”
在老兵的帶領下,烏克蘭軍隊的新兵沒有因為俄國人的炮火驚慌失措而自亂陣腳,恐慌可以傳播,而鎮定同樣如此。
在漫天炮火的掩護下,大片的俄國赤軍敢死隊,開始了第一輪進攻,手握著莫辛納甘,曲弓著腰背試圖靠近烏軍陣地。
“機槍手等敵人進入射程后開火,給我盯死人群密集的地方,這個時候不要害怕浪費彈藥!”
“蠢貨,誰讓你現在就開火的,我剛才不是說過等敵人進入射程再打,現在開火只能攻擊空氣……”
噠噠噠……
在烏軍裝備的馬克沁機槍的掃射下,敢死隊面前就好像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毫無疑問,在這種平原地帶上,烏克蘭一方的視野極其開闊,這讓赤軍的大部分行動都被烏克蘭軍隊看在眼中。
而且借助射擊孔,各種掩體,烏軍士兵能夠從容不迫的屠殺赤軍敢死隊。
在這種劣勢的情況下,赤軍指揮官果斷的停止了這種毫無意義的送命活動。
但是,這個時候在烏克蘭軍隊的將領們指揮下,烏克蘭軍隊開始對俄軍陣地進行了報復性的反擊。
雖然在火力上,烏克蘭不如俄軍,但是規模和數量也差不了多少,有著歐洲各國捐助的武器彈藥,至少短時間里不需要擔心被消耗殆盡。
轟隆……
烏軍的炮兵開始針鋒相對的還以顏色,重點打擊赤軍的炮兵陣地和戰壕。
而且,很顯然的一點,那就是歐洲各國援助烏克蘭的火炮,步槍和機槍,性能上要比俄軍裝備要可靠的多。
而德奧兩國對烏克蘭軍隊的訓練,這個時候也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使得烏克蘭士兵能盡可能的發揮這些先進裝備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