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20世紀初,鋼鐵產業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技術革新,鐵礦對鋼鐵產業影響的權重超過了煤礦。
一戰大大加快了比利時本土鋼鐵產業的轉移速度。
另一方面,比屬剛果殖民地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其所面臨的市場也是很不錯的,除了貼近東非這個大國市場以外,比屬剛果殖民地的鋼鐵同時有利于出口到西非,南美等國家。
而最后一點,則在于剛果殖民地的人力成本是低于本土的,畢竟比利時本土所處的西北歐地區,本身就是世界上人力成本最高的區域之一。
所以,產業轉移到剛果,對于比利時本土企業來說,本身就具有諸多有利因素,而且作為本國殖民地,他們到剛果發展也不需要擔心被吃干抹凈。
所以,隨著大量人口和企業的遷入,黑角市在一戰期間得到了迅速發展,而比屬剛果殖民地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甚至超過了殖民地所應有的水平。
畢竟,大部分時候,殖民地都是貧窮落后的象征,雖然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工業和經濟就挺發達,但是加拿大發展了上百年時間,且資源和自然條件優勢根本就不是比屬剛果殖民地所能媲美的。
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還是得益于比利時人的選擇沒有英國人多,畢竟比利時僅有剛果這一塊殖民地。
而比利時雖然是歐洲小國,但是就經濟而言,放在20世紀初,卻是實打實的大國,所以比利時對本國唯一殖民地的經濟外溢和產業轉移也是十分夸張的。
而再配合上一戰的影響,很多移民到剛果殖民地的比利時,甚至已經樂不思蜀。
“特雷登,你們一家不打算回本土了么?”黑角市的街頭,迪斯特碰到老熟人特雷登后問道。
特雷登一家是1917年移民比屬剛果殖民地的,如今是他們一家在比屬剛果的第五個年頭。
而迪斯特原本就是特雷登的老鄉,他們在比利時本土的時候就認識。
“原來是你啊!迪斯特,最近一段時間不見,你憔悴了不少。”
迪斯特說道:“那是自然,如今疫情才徹底結束不久,經濟又不景氣,我當然感覺煩躁,所以精神一直不好。”
比屬剛果殖民地也受到了疫情和經濟蕭條的影響,畢竟在戰后,比利時重歸和平,不少人選擇返回本土,這讓比屬剛果和本土的之間的航運又迎來一場小高峰,而人員往來增加,這自然就導致瘟疫的快速傳播。
比利時本土可是緊挨著當時瘟疫重災區的法國,當然,彼時的比利時同樣是瘟疫的重災區,而很多跑船的水手,就把歐洲流感帶到了比屬剛果。
這著實讓一些已經打定主意定居比屬剛果的比利時人心里怒罵,畢竟從他們視角里,病毒是從本土傳播過來的。
特雷登就說道:“確實如此,好不容易才在剛果安定下來,就受到疫情和經濟蕭條的影響,這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確實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