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是體面一點的說法,不體面的說法則是提防東非和美國進一步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維護自己剩下的那些家底。
而為了應對歐洲各國的反撲,東非和美國顯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就比如東非想要促成的東南非共同市場,就是為了拉幫結派,擴大和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為東非經濟轉型保駕護航。
“弗里德里希殿下,這個所謂的東南非共同市場下,他是否會涉及到東非對我們各國或者說殖民地發展問題上的指手畫腳?”意大利代表有些不識趣的提到。
意大利本身就對這次會議不太感冒,畢竟明眼人都知道東非搞這個東南非共同市場,說白了就是為了圈錢,拉圈子。可是,如果真完全放開限制的話,在座的國家有哪個能真的同東非形成競爭,最終的結局都是淪為東非剝削和掠奪的對象。
既然如此,為什么意大利又派人參加這個并不心甘情愿的會議,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的實力不足以和東非說“不”。
這一點就像如今加勒比海地區一樣,美國就是加勒比海地區的太上皇,如果不給美國面子,美國有多種辦法讓區域內國家生不如死。
而意大利面對東非也是這種情況,紅海殖民地是如今意大利最重要的殖民地,總人口高達數百萬之多,但是這塊殖民地卻在東非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意大利不得不派出政府代表和東非打交道,針對這一點,西班牙和比利時都是如此。
放在以前的話,他們的擔心顯然并非空穴來風,畢竟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東非的一貫做事風格卻是盡顯帝國主義的霸道。
自從南非戰爭以后,東非也發動了不止一場侵略戰爭,在國際事務中,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也傾向于威脅,恐嚇甚至付諸于武力解決。
但是,如今東非的風向出現了變化,在經濟發展領域,恩斯特認為霸道的行事風格并不利于日后東非的國際形象,而且隨著東非經濟和工業的發展,想要更好的融入國際市場,確實也需要更加良好的國際形象做為助力。
就比如前世蘇聯,在冷戰后期,基本上變成了人嫌狗厭的存在,很多國家在西方輿論的引導下,共同抵制蘇聯這個邪惡帝國,這也加速了蘇聯的解體。
雖然原因肯定不是這么簡單,但是就前世21世紀美國的表現來說,國際輿論和形象,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在全世界格局中地位和競爭中必須得到關注的要素。
所以,弗里德里希皇儲安撫道:“意大利代表,不用擔心我們東非利用這個組織來進行牟利,我們建立東南非共同市場的出發點,正如我之前所言,是為了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關系。”
“而合作么!自然是雙邊關系對等的基礎上來實行這一點,所以我們東非肯定不會讓大家吃虧,反而會積極幫助諸位的發展。”
話是這么說,但在東非和這些國家的經濟合作中,東非必然會處在主導地位,畢竟東非的經濟體量,工業實力,資本優勢都不是這些國家可以相提并論的。
但是,弗里德里希肯定不會指明這一點,而其他國家,只要不是沒有腦子的蠢貨,也不會揭穿東非的狼子野心,對于這次參會各國而言,他們的目的始終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可能的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弗里德里希皇儲說道:“就東南非共同市場建設這一點來說,根本是我們大家團結在一起,從而發揮各自間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