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俄國內部政治斗爭的直接結果,就是東歐戰場局勢暫時恢復平息,因為此時德國為首的外國干涉軍也無力東進。
干涉軍內部人員混雜,除了德奧兩國以外,基本上出工不出力,而德國也因為自身的問題,對于戰爭不感興趣,而奧匈帝國完全沒有能力組織和領導干涉軍對抗俄國。
歐洲的情況暫時穩定下來,而歐洲之外,各國的競爭也變得頻繁起來,尤其是涉及到海外市場的競爭層面。
其中突出點,就在于東非和美國,這兩個世界最大工業國家經濟領域的競爭。
東非,卡賓達市。
卡賓達市市場監管局人員登門造訪了卡賓達市哥里肖恩電器廠。
“根據最新的國家工業標準委員會制定的標準,你們工廠生產的電子元件,在用料上,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導致相關電子產品發生短路等問題。”市場監管局的調查員德萊恩對著哥里肖恩廠長說道。
哥里肖恩苦著臉的說道:“這位先生,我們哥里肖恩在此前,一直都是按照這種工藝加工產品的,如今有很多工廠都使用我們的產品,并沒有你們提到的問題,以前您們怎么沒有提到過?”
德萊恩對哥里肖恩科普道:“哥里肖恩先生,你也不用太著急,實際上你心里也應該很清楚,我們這個部門早就已經存在,而東非工業標準委員會更是一個計劃經濟時代,就已經存在的組織。”
東非工業標準委員會,是上個世紀就成立的機構,類似德國工業標準委員會,不過,德國工業標準委員會成立時間比東非要晚許多。
而工業標準委員會的成立,對于早期東非工業確實起到了巨大作用,樹立了諸多東非工業產品的制造標準。
這使得在計劃經濟時代,東非商品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東非比較擅長的工業領域,不過在此前,東非工業標準委員會主要和東非國有企業打交道。
畢竟,市場經濟興起在東非也沒有多少年時間,而在1910年以后,東非工業標準委員會也消停了一段時間。
所以德萊恩說道:“但是,因為前十幾年,國家為了鼓勵民間企業的發展,所以對于市場監管放松了尺度,但這并不意味這種局面會長期存在下去。”
“這十幾年來,因為監管的缺失,市場上出現了大批假冒偽劣商品,嚴重損害了我們東非制造的名譽。”
“尤其是在一些海外出口產品上,因為制造工藝不達標,或者缺斤短兩等問題,對東非商品出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你們的商品,就涉及到出口工業品,有部分廠家使用你們提供的零部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成本,但是也導致產品的質量出現問題。”
哥里肖恩對著德萊恩調查員回復道:“這也不應該是我們的問題吧!畢竟做買賣本來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一些廠家從我們這里訂購產品,我們都是按照他們的要求來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