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西尼亞帝國是人口超千萬的大市場,而南德意志王國的潛力更高,未來還有埃及,利比亞等地區。”
“先不說工業,在農業方面,前景就比較廣闊,畢竟西非和北非目前糧食產量都不容樂觀。”
“借助鐵路,你們就能以較低的成本,把糧食賣到這些地區的內陸腹地。”
之所以是內陸腹地,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西非和北非也有沿海,沿海區域,糧食進口的選擇性更多。
而東非的優勢在于建設了非洲最強大的內陸鐵路網絡,且已經把這個鐵路網延伸到南德意志,達爾富爾,阿比西尼亞等國家和地區。
而這些鐵路也是目前這些國家和地區腹地,對外貿易和交流成本最低的路線。
除非他們能夠以本國為核心,修建從內陸到沿海的鐵路,南德意志王國或許還有可能,但是阿比西尼亞帝國完全是一個內陸國,而達爾富爾也被埃及,利比亞,東非和南德意志環抱在非洲腹地,就當下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來說,他們只能抱緊東非的大腿。
而曼弗雷德說道:“這一點陛下放心,這些年我們省的糧食出口,一直都在增長,尤其阿比西尼亞帝國還有意大利紅海殖民地是最重要的海外客戶之一。”
“唯一的麻煩就是我們省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而以稻米作為主要口糧的國家,在非洲大陸上很少見,飲食習慣問題是制約我們對北非地區糧食出口的主要制約因素。”
水稻能成為東非人的第一大主食,經過了幾十年時間的推廣,畢竟當初東非移民也很少有以稻米作為主食的習慣,歐洲不用說,就是遠東移民同樣如此,畢竟東非的遠東帝國移民大部分來自北方地區。
而之所以,水稻能受到東非政府的大力推廣,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水稻更適合在東非種植,雖然東非的小麥種植面積也不少,但相對于溫帶地區的小麥質量和產量還是差上許多。
說白了,就是水稻的單位產量高,所以更容易受到東非政府的青睞,而且對東非的氣候適應性更強,而在主糧中,水稻和小麥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檔的存在,大部分國家都會因地制宜的在這二者中考慮。
關于飲食習慣對東非糧食出口造成的問題,恩斯特當然也沒好的辦法,他也只能說道:“糧食出口總體來說還是要看價格,事實上我們和美國是兩個世界上最大的對外糧食傾銷國家。”
“但是,小麥確實不是我們的強項,別說和美國競爭,就是阿根廷,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在這個領域的優勢也比我們大。”
“反觀如今,東南亞,遠東,日本,南亞,中東,還有一些極度落后國家和地區,我們還是可以爭取的。”
東非的水稻質量不算差,至少對于大湖區和平原省兩個地方而言,稻米口感在全世界算是比較優良的,因為這兩個地方的農業條件最好,除此外就是靠東非的農業技術提升了。
恩斯特說道:“糧食是帝國對外擴張影響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絲毫不遜色于能源,礦產,所以擴大我國的糧食市場尤其重要。”
人是鐵,飯是鋼,任何國家都離不開糧食,控制一個國家的糧食,就拿捏住了這個國家的命脈。
所以恩斯特強調道:“在推廣東非糧食出口的過程中,不妨進行適當的讓利,尤其是在亞非拉等經濟不發達地區。”
“對于這些地區的民眾而言,生存才是第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他們更重視價格高低,而這個過程中,我們東非就有可以操作的空間。”
整體來說東非的糧食價格在全世界都屬于最便宜的一檔,畢竟東非因為地處熱帶的原因,可以實現一年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