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目前,東非政府對于薩丁迪達平原調水工程的主要開發項目,除了滿足圖爾卡納省的工業和生活用水以外,更多的是為了擴大本國的棉花種植區域,將這里打造成東非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
所以,在涉及到這個工程的建設進度問題上,曼弗雷德說道:“陛下,關于薩丁迪達平原引水西線工程,我們省的進度基本上完成,不過,圖爾卡納省方面進度相對比較緩慢,預計等到兩年后,才能全線貫通。”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事實上在于圖爾卡納省境的建設能力相對于北大湖省差很多,雖然北大湖省是農業省份,但是他的工業規模還是比較可觀的,畢竟人口體量擺在這里,而有人口,就有相對應的市場需求。
更何況,農業省份本身就在水利建設方面有更多的經驗,所以北大湖省能夠提前完成省內工作進度,也就在情理之中。
對于曼弗雷德高官的解釋,恩斯特還是比較滿意的,他說道:“在北方地區,受限于人口,經濟和工業能力等原因,工程項目的開發相對其他地區比較困難,所以你們省作為靠近北方的重要省份,就更應該發揮帶頭作用,配合國家大方針和政策,不能抱有狹隘心理。”
恩斯特之所以這么強調,那就是因為薩丁迪達平原引水工程,這個大型水利項目,事實上對于北大湖省的作用極其有限。
在薩丁迪達平原引水工程中,除了北線工程完全由圖爾卡納省自己承擔以外,東線和西線里,普魯士省(肯尼亞西部)和北大湖省都屬于付出更多,且沒有太多收益的一方。
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工程放在歐美那些區域相對自治的區域,想要協調這種工程,毫無疑問會比較困難。
恩斯特接著說道:“只有北方經濟發展起來,大湖區的上限才能相對應的提高,畢竟大湖區位于內陸,周邊區域就相當于你們的經濟腹地,所以你們現在看似吃虧,但卻是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添柴加火。”
對于皇帝陛下所言,曼弗雷德也頗為認同的點點了頭,他說道:“我們北大湖省也明白這一點,作為大湖區省份,我們在全國的區域,相對而言是比較差的,尤其是遠離海洋這一點。”
“所以,內陸和周邊貿易,是大湖區唯一的出路,盡可能彌補我們非沿海省份的缺點,而我們省的主要學習目標,就是成為類似奧匈帝國或者德國那樣的內陸重要貿易,交通,交流節點。”
雖然說奧匈帝國和德國都有出海口,但是就兩國的經濟分布來說,他們屬于內陸經濟相對發達的區域,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在于德國和奧匈帝國周邊國家的經濟水平都不算差。
所以,只有區域大環境好的情況下,北大湖省的經濟發展上限才能進一步提升,成為東非的經濟強省。
恩斯特就點點頭說道:“薩丁迪達平原引水工程,看起來你們好像有些吃虧,但是從長遠來看,對于你們同樣有著重要意義。”
“就拿引水工程沿線,未來種植的大量棉花等農作物來說,毫無疑問,這些基礎農產品的加工,勢必會反哺北大湖省的紡織業等行業,進一步降低你們紡織業發展的原材料成本,提供更加優質的原材料。”
“這樣,圖爾卡納省能夠通過種植更多的農作物,獲得收入,你們也能獲得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