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圖爾卡納省,本身是不可能發展大規模工業的,所以如果圖爾卡納省的農業得到發展,最終北大湖省還是會成為受益者。
而圖爾卡納省不會大規模發展工業的原因也有很多,就比如氣候上,圖爾卡納省的薩丁迪達平原區域,先天不足,將工廠建設在這里,就要建設額外的散熱配套設施,而把工廠放在臨近的大湖區,甚至連風扇都不需要安裝。
畢竟大湖區的年平均氣溫只有二十多度出頭,工人在這種溫度下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薩丁迪達平原的溫度就有可能達到三十多度,甚至四十多度,畢竟薩丁迪達平原很大一部分都是沙漠和半干旱草原地帶。
除此外,薩丁迪達平原連水源都是從外部引入,而發展工業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水,反觀大湖區,水源有充足的保障還能往外輸出。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在于,把工業部署在大湖區,最終工業排放的污水,可以通過尼羅河流到埃及,而圖爾卡納省的薩丁迪達平原,他沒有向外的河流,如果在當地建設工業,最終污染的還是東非自己的土地,而且因為地勢的原因,這些污染會高度匯集。
最典型的就是圖爾卡納湖,它的上游也就是奧莫河,就是一條內流河,奧莫河發源于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進入薩丁迪達平原后,最終注入圖爾卡納湖,而不是海洋。
所以,理論上來說,可以將圖爾卡納湖看做東非的“羅布泊”,奧莫河則可以視作“塔里木河”。
只不過,薩丁迪達平原不是塔里木盆地,它的東面連接著平均海拔更低的貝納迪爾平原,但是因為沙漠和干旱的氣候,即便地形不受阻礙,也沒有發育出注入印度洋的天然河道。
這一點有些類似,東非尼羅河行省境內,尼羅河盆地和埃及蘇丹地區的交匯地帶,本來尼羅河上游的水量是不錯的,但是這些河水,很大一部分在東非境內被蒸發掉,還有很大一部分會被沙漠吞噬,補充地下水。
而這也是為什么發源于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青尼羅河對于埃及如此重要的原因。
而奧莫河顯然水量,以及下游的低洼地形和干旱炎熱的氣候不足以支撐其發育成為一條大型河流并且最終注入印度洋。
而東非的薩丁迪達平原引水工程,顯然也會在中途有所損耗,不過,這些引水工程主要目的是為了發展農牧業,在它的末端,基本上不會有水量剩余,形成類似圖爾卡納湖一樣的內流湖。
當然,東非政府的用意不止于此,這些引水工程除了經濟利益以外,還肩負著改造區域生態的作用。
而這項工程最大的受害者其實還是埃及,因為薩丁迪達平原引水工程中很大一部分水源來自東非高原的大湖區,而大湖區的下游是尼羅河,東非將這些河水引入到圖爾卡納省,那也就意味著流入到埃及的尼羅河水量會變得更少。
不過,死道友不死貧道,對于埃及境內尼羅河水量減少,恩斯特是十分樂見其成的。
畢竟要知道如今的埃及包括蘇丹地區,這些區域前世人口加起來將近有一億五千萬,這是一個十分可怕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