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替代,主要在于兩個層面,其一是盡可能用本國工業產品替代進口工業產品,從而促進本國工業的發展,而這也就意味著意大利必然會在經濟上構筑本國關稅壁壘。
其二則是盡可能的在工業發展中采用一些本國資源來替代進口,畢竟意大利是一個貧礦國,貝尼托不能憑空給意大利變出資源來,所以只能從其他方面想一想辦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肉類,肉類的品種有許多,豬肉,牛肉,雞肉,鴨肉等等,而對于意大利這種資源和土地有限的國家來說,毫無疑問通過養豬或者禽類,性價比更高。
所以,貝尼托政府接下來顯然會在經濟發展政策上,推動這些容易滿足意大利民眾基本需求產業的發展,從而避免受制于人。
至于大力發展軍事工業,這一點就沒有什么好說的了,貝尼托作為極端民族主義者,發動戰爭,從而擴大意大利的疆域范圍,從始至終都是他的個人目標之一。
只不過,關于這一點,尚未表現出來,雖然貝尼托愛說大話,但他并不傻。
現在的意大利剛剛統一,而且各個領域在貝尼托看來,極度落后,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貝尼托也不會在國際社會上表現出自己的野心。
這一點從前世貝尼托上臺后的表現和現在一對比,就可以看出來,前世貝尼托毫不掩飾自己對巴爾干,北非和東非等地區的野心,妄圖將意大利打造成地中海沿岸的強大國家。
但是,前世的意大利和現在的意大利完全是兩個概念,前世意大利在世界范圍都算的上大國,而現在的意大利,只能算一個歐洲大國。
而且,前世意大利的死敵,奧匈帝國早就因為一戰解體,從而在東地中海缺少了能夠干預和壓制其發展的大國,這也是為什么前世意大利在二戰前,政治和外交領域咄咄逼人的原因之一。
沒有奧匈帝國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意大利就是南歐,東歐和地中海區域最強大的國家,所以前世貝尼托才能對周邊國家重拳出擊。
而現在別說奧匈帝國,就是奧斯曼帝國,意大利也未必能擺平的了,所以鑒于如今意大利的情況,貝尼托深感意大利國家貧弱,進而對自己實現政治野心的支撐不足。
貝尼托將這些野心都埋藏在心底的最深處,等到他整合意大利的資源,并且建設出一支強大軍隊后,才打算重建“羅馬帝國”。
而在他張開自己獠牙以前,現在的貝尼托在英、法、德等國家面前,還是人畜無害的樣子,除了天然和意大利不對付的奧匈帝國除外。
所以,貝尼托對心腹們說道:“現在,意大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積蓄我們的實力,否則意大利現階段想成為國際事務的主導者之一,大概率會撞得粉身碎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