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馬蘇德說的都是客觀情況,但還是讓羅貝爾對東非感到大吃一驚。
羅貝爾說道:“馬蘇德先生,如果不是對你比較了解,我都懷疑你在故意炫耀萊茵帝國的強大。”
“要知道我們巴拉圭全部人口加起來也不到二百萬規模,就按照二百萬算,光是你口里所謂不算大城市的盧班戈,人口就能占到巴拉圭全國的百分之十五以上。”
“而你所謂的大城市標準,我們巴拉圭至少要把全國四分之一的人口匯聚在一個城市才可以實現。”
“而這讓我想到了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人口恐怕就和我們全國差不多,果然對于你們這種大國來說,一城比一國并不是虛言。”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如今整個拉美地區,最炙手可熱的城市,所以羅貝爾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它。
馬蘇德卻說道:“布宜洛斯艾利斯是一個怪胎,別說你們,放在東非恐怕也能成為人口第一大城市,上一次人口統計時,我們東非也沒有人口接近兩百萬的城市,不過在東非百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倒是有不少,這幾年說不定還有所增加。”
南美很多國家城市化水平其實比較超前,就比如阿根廷和巴西,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很大原因,在于兩國是移民國家,而且居民多來自歐洲。
而歐洲的移民移居兩地后,自然更傾向于選擇兩國的城市定居,尤其是里約熱內盧和布宜洛斯艾利斯,這種政治,經濟,交通,基礎設施等綜合條件最優越的地區。
而東非作為移民國家之所以能夠避免這種情況,在于當初東非政府建立時,就是強勢政府,且東非政府挑選的移民本來就更容易管理。
為了實現“徙民實邊”,從而消化殖民地,所以當初東非政府一直都在積極推動人口向內陸和西部的遷徙,并且開發耕地,以民為兵,這其實就是東非版的“屯田”。
而這樣一來,東非和其他移民國家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東非存在過一個廣泛的傳統農業社會階段。
就比如在東非,如果你問一個東非人他的老家是哪里?很多東非人他可能給你指向一個東非東部某處鄉下地方,這是很反常的,畢竟,東非是一個移民國家,追根溯源下東非人基本上來自遠東和歐洲。
而現在才過去短短不到幾十年時間,在東非就形成了鄉土文化和底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母國記憶。
而反之,如果在阿根廷和巴西,問他們的老家在哪里,他們或許會理直氣壯的回復歐洲的某個國家或者地區,就比如羅貝爾,如果問他老家哪里,他肯定會說意大利。
當然,這并非東非人“數典忘祖”,而是多次政府主導下的大規模遷徙所造成的,尤其是東非除了東部以外的區域最為明顯。
因為現在東非的很多民眾,他們上一代生活在東非東部,所以他們第一時間會把東部的某個地方當做自己的故鄉,當然,如果再往上,他們就要翻“家譜”。
雖然說東非絕大多數人沒有家譜,但是口口相傳,還是可以尋根溯源的,畢竟東非的歷史過于短暫,老一輩對于故國還是有很深記憶的。
而對于這種情況,東非政府是樂見其成的,畢竟這有利于東非“家國”情懷的塑造,增加東非的凝聚力,而這也正是其他移民國家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