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沙俄時代敖德薩比烏克蘭政府統治時期,更加有秩序和繁榮一些。”
“但是,當年沙俄在國際社會的口碑,不見得比如今的蘇聯強到哪里去,歐洲對東斯拉夫人,尤其是俄羅斯人向來不待見。”
“別說蘇聯,就是我們東非和美國,這些非歐洲國家,實際上歐洲人從心底對我們的腹誹也不少,哪怕這些年東非經濟發展突飛猛進。”
歐洲,尤其是西歐是當前世界上最傲慢的地區,一面繼續沉溺在過去歐洲的輝煌之中,一面繼續抱著“歐洲文明論”的傲慢,對世界其他地區,大肆貶低。
在歐洲人眼里,歐洲之外的地方天生就是“野蠻”的,包括生活在其他土地上的人群。
只不過,相對于蘇聯這個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邪惡帝國,歐洲對其他國家言論上的攻擊,力度稍微輕一點。
馬拉佐夫接著說道:“只要蘇聯人能付錢,那就是好人,誰管他們政府做了什么,只要不影響到我們就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這幾年我們和蘇聯的貿易,相較于沙俄時代,確實降低了不少,畢竟之前他們一直在打仗。一戰的時候,敖德薩港的貿易可是相當繁榮的。”
一戰也是俄國同東非貿易的頂峰,具有不可復制性,而隨著俄國工黨的上臺,加上戰爭影響,以及國際封鎖,一戰后,東非和俄國的貿易大幅度跳水,近些年才開始有所恢復。
船員問道:“船長,蘇聯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你了解么?”
馬拉佐夫回答道:“或許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蘇聯并不了解,但是,實際上我們東非其實完全不值對蘇聯有太多關注。”
“我曾經在蒙巴薩的酒館,聽一些索契或者是克里米亞等地跑船的同行們說起過,俄國新政府的經濟政策其實并沒有多么稀奇,反而現在俄國和我們上個世紀和本世紀初的經濟情況很相似。”
“僅僅是在一些細節上有些區別,相對于性格大大咧咧的俄羅斯人,過去帝國政府的經濟政策反而更有彈性和人文關懷。”
“就比如說上個世紀,政府的一些經濟指標實際上并不死板,就是為了防止下級官僚執行時出錯,從而預留出一定的冗余,而俄國新政府一刀切的情況更加嚴重,相對帝國政府而言,不懂得變通。”
東非在經濟制度上和蘇聯有很多相似點,雖然兩者本質上根本不是一個東西,但是從出發點上兩者的目的就有明顯不同。
不過在具體呈現的效果上,有很多共同點是會必然發生的,就比如官僚作風和人情世故屢禁不止,帝國公民只要不是近十幾年出生的新生代,都經歷過全面計劃經濟時代,所以在東非人印象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有好也有壞,不過,總體上還是好的印象更多一些,尤其是本世紀初前兩個計劃時期,那時帝國經濟高速發展。
但是,對于一些年輕的船員,他們即便出生在1910年以前,因為當時年紀小的原因,可能也沒有太深的印象。
所以,有年輕的船員向馬拉佐夫問道:“那蘇聯的經濟增速應該不錯吧?”
對此,馬拉佐夫說道:“那倒沒有,蘇聯這些年一直都在戰爭,經濟領域發展其實十分緩慢,甚至還沒有恢復到沙俄時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