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航運業,就目前來說東非政府有意繼續對贊比西河下游的航道進行改造和提升,將其通航里程從現有的四百多公里,提高到六百多公里,也就是說基本實現下游河道全線通航。
這一點對于東非整體航運業發展,意義重大,因為贊比西已經算的上東非主要河流中航運條件較好的了。
而且,從長期來看,贊比西河的航運依舊有提升的潛力,就比如日后卡布拉巴薩水庫如果建設后,只要配套相對應的船閘系統,那贊比西河航道就能進一步向西拓展。
不過,目前的東非政府顯然對于這種工程有心無力,主要還是這種大型樞紐工程的技術要求高,投入大,且不確定性高,至少恩斯特的心理預期,至少到本世紀末,技術和論證徹底成熟后,再進行建設。
在東非這個大國的支撐下,假設贊比西河的航運里程,能夠突破一千公里,實際上它就有條件成為世界上最重要運河之一。
反之,剛果河的通航條件情況雖然比贊比西河好的多,但是東非政府卻不愿意對其投入太多,這主要是因為剛果河流域的經濟和人口和贊比西河流域相差太多。
……
伴隨著1925年世界經濟的強勁復蘇,除了個別國家以外,世界整體陷入了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的時期。
同時,1925年也成為了東非政府的周期性結算之年,以此來檢驗五五規劃的執行效果,吸取發展經驗和教訓。
萊茵宮。
財政部長羅根斯照著發言稿念道:“相較于前面幾個五年計劃(規劃),五五規劃的效果差強人意,不過這也屬于正常現象,因為五五規劃期間,東非經濟遭受了嚴峻的外部和內部危機考驗。”
“就比如初期的世界經濟蕭條,歐洲流感等等,內部的經濟轉型和調整,都對帝國經濟發展很大的負面影響。”
“不過,帝國政府面對五五規劃期間的各種壓力,還是承受住了這些考驗,并且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在五五規劃期間,帝國的水電建設,化工產業,電器設備,汽車和飛機制造等產業發展較為迅速。”
“能源,鐵路,鋼鐵等產業發展相對平穩。船舶制造,紡織業等產業發展相對滯緩。”
在五五規劃之初,東非本國的的船舶制造業經歷了一輪嚴重的腰斬,至于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隨著一戰結束,世界各國海軍競賽宣布完結。
而在戰前,海軍的船舶訂單對于造船業的影響很大,在一戰前,各國的海軍都屬于超額發展,陷入了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