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黑興根隔壁的錫格馬林根,也在羅馬尼亞還有南德意志王國站穩了腳跟,如果你們符騰堡有想法的,未必不能復制我們的經驗,在歐洲以外開疆拓土,就比如現在的西非地區,還是有可操作空間的。”
恩斯特這番話,確實讓阿爾布雷希特有些心動,如今他作為符騰堡王國國王,看似位高權重,但實際上柏林對地方的權力也在日益收緊。
而且,阿爾布雷希特本人也有三個兒子,讓其中一個跑到非洲開疆拓土,也未嘗不可。
以前,不是沒有德國貴族想復刻黑興根和錫格馬林根的經驗,但是他們缺乏途徑和機遇,現在恩斯特既然開口承諾,這顯然是一個機會。
至于恩斯特本人,他并不在意德國貴族跑到西非建國,東非在西非也是有支點的,從多哥蘭劃出一塊土地作為其創業的第一桶金也未嘗不可,只不過,后者要頂住英法兩國的壓力。
當年,南德意志王國能做大,就是從英國人那里,虎口奪食,并最終獲得了出海口還有尼日利亞的不少土地。
東非只給他們提供平臺和機會,能不能成功,還是要看他們的投入和魄力,比如南德意志王國,發家早期背后有錫格馬林根,羅馬尼亞大力支持,東非最多向他們提供糧食,武器獲取的途徑。
而符騰堡王國實力也不算弱,如果阿爾布雷希特能借助其力量,也未嘗不能做出一番事業,當然,這一切都看阿爾布雷希特有沒有這個想法和能力了。
恩斯特說道:“當年我離開斯圖加特的時候,這里還僅僅是一座小城,如今斯圖加特發生了大變樣。”
這完全是恩斯特恭維的話,雖然這些年斯圖加特發展不錯,但用東非標準,斯圖加特這個人口僅四十多萬的城市,連中等規模城市都算不上,只能歸類為小城市。
不過,放在德國,斯圖加特卻能排到第十幾名左右的位置,而且斯圖加特有一個重要的標簽,它是德國汽車工業的中心之一,除此外像機械制造,紡織,電子等領域,斯圖加特也比較擅長。
綜合斯圖加特比較強大的工業實力,完全可以競爭德國經濟前十城市。
單單是汽車工業,就足夠奠定斯圖加特在德國工業中的地位了,如今世界,除了東非和美國以外,就屬德國的汽車工業最發達。
而且,德國汽車工業在中高端領域的競爭力很強,在歐洲的銷量很高。
雖然東非汽車工業起步早,政策力度大,但不能否認,早期東非相對薄弱的工業基礎,拖了東非汽車工業的后腿。
而德國汽車工業,則是完全依靠強大的工業實力,后來居上的,某種程度上來說,德國的汽車工業僅比東非稍遜一籌,但是比美國要強大,因為現在美國汽車工業主要在低端市場比較活躍。
東非則是兩者兼顧,產業鏈更齊全,同時品牌眾多,市場覆蓋面更廣。
不過,德國汽車工業有一個東非和美國都缺乏的條件,那就是德國本身處于歐洲市場內。
歐洲依舊是如今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而德國作為歐洲的十字路口,這有利于德國汽車向歐洲其他國家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