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東非贊比西河以北的豬肉市場形成了巨大真空,相對應的則是贊比西河以南養豬業的崛起,而馬哈贊加省和圖利亞拉省養豬業也是在這個背景下,發展起來,并且迅速壯大的。
馬達加斯加島和非洲大陸被廣闊的莫桑比克海峽隔開,加上此前,這里根本沒有養豬業,自然也就不會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
芬格爾說道:“目前,我們在馬哈贊加省和圖利亞拉省建設了不少大規模養豬場,并且制定了嚴格的養殖規范,未來這里可能會成為帝國最重要的豬肉供應地。”
“即便整個大陸部分的豬肉養殖業全軍覆沒,未來馬達加斯加也可以滿足國內的大部分需求。”
“不過,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出現,畢竟我們在南方,西部還有許多養豬業,并沒有受到豬瘟的影響。”
因為東非政府的果決,所以非洲豬瘟雖然在十年前給東非養豬業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在二十年代,東非沒有再發現一例非洲豬瘟。
當然,東非政府也沒有放松警惕,畢竟誰也不能確定,非洲豬瘟真的被消滅,此前也說過了,非洲豬瘟來源于原本非洲的野生豬類,而想完全消滅這些野生豬類,顯然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
就比如東非的一些自然保護區,這些區域內的非洲野生豬類,依然存在,而這也就意味著,未來非洲豬瘟可能會卷土重來。
芬格爾說:“目前,馬哈贊加省和圖利亞拉省已經出臺了相關法規,從而杜絕當地養豬業和大陸部分的接觸,有了這道防火墻存在,馬達加斯加就能成為我們養殖業的一道備份。”
“不僅僅是關于養豬業,其他諸如牛羊的養殖也是如此,即便大陸部分發生動物瘟疫,也能保證馬達加斯加島不受影響。”
這有些類似,如今東非對大麥克香蕉種植的處理和管理模式,基本上各個主要種植區被人工隔離開來,從而防止在一地發生香蕉枯萎病的時候,不會影響到其他產區。
事實上,如今香蕉枯萎病1號,已經在拉美的香蕉種植園爆發,而東非尚未未發現相關病例,就是得益于東非的嚴格管理模式。
而非洲豬瘟又有所不同,香蕉枯萎病畢竟是發生在國外,只要嚴加防范,基本不會對東非本土的香蕉種植業產生影響,可非洲豬瘟卻是反過來,其他國家要提防這種病例,從東非傳播出去。
從這一點來說,此前東非政府對非洲豬瘟的迅速反應,可以說不僅僅是對本國養豬業的保護,同時是對世界養豬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這反映了東非在制度層面的優勢,畢竟前世,非洲豬瘟在非洲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當時非洲各國沒有能力對其進行控制和治理。
如果在非洲豬瘟爆發的早期,就可以控制住其蔓延趨勢,說不定就不會出現21世紀,非洲豬瘟在全世界的蔓延情況,而是限制在非洲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