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東非在玻利維亞的軍事基地正式落成,南美南部七國,包括玻利維亞,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巴西,都將在東非的軍事輻射范圍之內。
單單是這七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就接近一千五百萬平方公里,幾乎占據南美面積的絕大部分,比東非本土還要大一些,人口也有五六千萬之多,這還沒有考慮到東非影響比較深的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
1929年,這兩個國家的人口之和,大約也有一千萬左右,委內瑞拉大約三百多萬,而哥倫比亞可能有七百萬,因此,東非能影響約七千萬人口的南美市場。
當然,這將近七千萬人口的市場,自然不是東非一家獨占,其他國家也有份,比如,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但是,東非肯定要占最大的一份。
尤其是玻利維亞被東非控制以后,其他國家在南美幾乎不可能競爭的過東非,經濟勢力范圍加軍事輻射范圍,東非都已經在南美一家獨大,這也意味著美國的“門羅主義”失敗了一半。
美國門羅主義的口號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現在,東非強插一手,幾乎大半個南美,都很難再受美國的擺布。
1904年,當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宣稱,拉美國家“如果胡作非為,或者軟弱無能,致使文明社會的聯系全都松掉,那么到頭來就需要有一個文明國家對它干涉,而美國不能忽視它在西半球的責任”。
這項主張被稱為羅斯福推論,它也表明了美國政府進一步強化“門羅主義”,從而徹底將整個拉丁美洲視為美國“后花園”的決心。
根據羅斯福推論,美國就可以直接干預和插手拉美國家的事務,并且成為“拉美警察”。
但是,現在這條“門羅主義”新的補充內容,也就是羅斯福推論,基本上名存實亡,尤其是南美地區,主要國家未來的走向,更重要的是看東非的臉色。
任何違背東非政府意愿,或者陽奉陰違的南美國家,他們在國際事務參與和選擇上,如果不考慮和順應東非的態度,那東非的“鐵拳”,顯然比美國的言語威脅更有威懾力。
而美國的勢力則進一步退縮到巴拿馬運河在內的北部地區,也就是北美。
……
萊茵市。
玻利維亞成為東非的半殖民地,對于萊茵帝國政府而言,可謂是一個巨大的勝利,東非政府為此舉行了專門的會議,以圖進一步加強帝國對南美市場資源的控制。
東非商務部部長漢斯萊頓興奮的說道:“通過這次玻利維亞和巴拉圭戰爭,南美大部分地區,都將籠罩在帝國經濟版圖之內,讓我們同其他列強對南美市場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這將為帝國開拓至少千萬級別人口的新市場,有效緩解如今帝國所面對國際工業產量過剩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