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因此,蘇聯基本上是兩黨的眼中釘,更別說蘇聯還是工黨國家。
即便蘇聯不是工黨國家,阿道夫也不可能放任臥榻之側,存在這樣一個可能威脅德國霸權的巨型體量國家存在。
弗勞恩費爾德主動說道:“我們奧地利民族黨的力量有限,所以在德奧合并的過程中,阿道夫閣下領導的德國民族黨天然應該起到主導作用。”
“尤其是未來兩國合并中,奧匈帝國其他地區可能發生的其他民族暴動問題。”
阿道夫信心滿滿的說道:“這一點不需要擔心,等我成為帝國首相后,會積極推動兩國合并事宜,屆時,就算有反對者,他們也不可能對抗帝國的軍隊。”
“當然,這是最壞的情況,對于奧匈帝國的其他民族,我們可以給他們一次選擇的機會,加入雅利安大家庭中來。”
阿道夫雖然在種族問題上比較極端,可這并不意味他不懂得變通,他想得到的是一個完整的奧匈帝國,而不僅僅是奧地利。
尤其是波西米亞的工業,還有匈牙利的農業,這都是增強未來大德意志國力的重要區域,因此,阿道夫愿意給他們融入德意志民族的選項。
奧地利民族黨這么識趣,阿道夫也投桃報李的說道:“等到帝國統一的那天,也是德國民族黨和奧地利民族黨合并之時,未來我們的政黨就可以統稱為德意志民族黨。”
“而弗勞恩費爾德閣下等人,也將進入大德意志帝國政府的最高決策層,繼續為德意志民族做貢獻。”
“不過在此前,我們兩黨合并的消息,還是需要保密,以防止別有用心的人關注。”
阿道夫的話,在座的人基本也明白,那就是偷偷的進村,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后,再公開兩黨其實是一家人的消息。
弗勞恩費爾德也表示認同:“這也是我們此行秘密前來德國的原因,如果只想得到奧地利,那可以大張旗鼓的進行活動,但是,想要得到整個奧匈帝國,就必須謹慎小心,不留話柄,甚至是不能引起其他勢力的關注。”
如果在兩國合并之前,爆出德國民族黨和奧地利民族黨的關系,那奧匈帝國其他地區和民族,就可能率先發難,阻止兩國合并為一個國家的局面出現。
這也體現出了阿道夫的狡猾,實際上前世德國在他的帶領下,就經常使用這種戰術,也就是“偷襲”,像對波蘭的戰爭,法國的戰爭,到最后對蘇聯的戰爭,都是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
像德國和奧匈帝國合并這種大事,更是要提前布局,且不給其他反對者反抗的機會。
等到德國軍隊進入奧匈帝國,其他人再想阻止,也都無濟于事,因為合并后的大德意志帝國內部,德意志人口占比就接近七成,這種情況下,其他民族翻盤,根本不可能實現。
當年奧地利帝國也是打著這種算盤,只要統一德意志,那民族問題也就迎刃而解,結果被普魯士打了個暈頭轉向。
如今,徹底反過來,變成了德國想統一奧匈帝國,并且,奧匈帝國的國力幾乎不可能阻止這一情況的發生,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阿道夫徹底掌握德國的大權之后,才能夠開始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