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說道:“現在,奧地利民族黨也應該有所行動,畢竟,你們在奧匈帝國的影響力只局限于奧地利,這是不行的。”
“在匈牙利,波西米亞等地區,同樣有不少德意志人分布,他們也應該成為你們拉攏的重點對象。”
“他們是我們維持未來帝國穩定的重要力量。”
即便是非奧地利地區,也有數量比較可觀的德意志人分布,就像波西米亞的蘇臺德地區,這還只是比較典型的德意志人聚集區。
匈牙利等地方,也有星羅棋布的德意志人聚集點和社區,畢竟奧匈帝國政府,這幾十年來,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他們也在積極推動本國人口的相互流動,試圖緩解民族問題的爆發。
從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口民族分布,當然,奧匈帝國政府的這一措施,并不順利,畢竟反對者的力量過于強大。
這一點反而是東非做的最好,別說民族聚集,就是特殊的民族社區在東非都不存在,連婚配問題,當年東非政府都要過問。
而奧匈帝國因為各種政治勢力的相互牽扯,反而做不到這一點,當然,如果德意志人口能達到四成,當年的情況可能就不一樣。
在奧匈帝國早期,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的人口,剛好在四成以上,因此,兩國才能一起統治奧匈帝國。
因此,只要主體民族數量足夠,配合對應的政策,奧匈帝國的民族問題,也就能迎刃而解。
至于主體民族不足這個關鍵問題,德奧合并反而是最有效且快速的方案。
阿道夫說道:“諸位,這是一次決定未來德意志民族命運的會議,我希望大家在事成之前,一個字也不要對外透露,等到我們成功的那一天,我們就是德意志民族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功臣。”
……
對于兩黨的密謀,別說魯道夫了,就算德國政府都想不到還沒有上臺的阿道夫等人膽子這么大。
至于魯道夫,他的關注重點,從來都沒有放在民族黨身上,因為現在,首先要解決的是工黨這個心腹大患,然后是平衡國內的民族問題,同時還要解決帝國的經濟危機,根本就顧不上一個只在奧地利活動的“小”黨派。
自從1931年以來,魯道夫基本都在鎮壓全國各地的工黨分子叛亂,連維也納都爆發了三起威脅政權的大型叛亂,更別說其他地區,大大小小的叛亂就已經把他的精力牽扯了大半。
尤其是波西米亞地區,這個奧匈帝國工業最發達的地方,幾乎每天都有各種沖突發生,還有捷克民族主義分子渾水摸魚。
帝國唯一特殊的地方是匈牙利,畢竟匈牙利因為戰爭,已經進行過了一次重新分配,加上本身缺乏工業,反而比較平靜。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