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并不奇怪,前世奧匈帝國解體后,匈牙利的君主制就短暫復辟過,這也印證了匈牙利經濟上的落后,反而使他成為哈布斯堡皇室穩定的支持者,或者說并不反感君主制繼續存在。
反倒是奧地利因為工業化程度更高,現在民族黨和資產階級,工黨等等各路人馬,對如今君主制度感到不滿。
……
德國有民族黨,奧地利有民族黨,同為“德意志”的東非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就和工黨一樣,萊茵帝國德意志民族黨也不成氣候。
原因也很簡單,隨著1931年,東非七五規劃的全面執行,以贊比西河改造,北非鐵路,殖民地建設等等一系列大工程的開工,猶如一劑猛藥,直接將萎靡不振的東非經濟盤活了。
一時間,東非經濟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頭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各種大型項目紛紛落地,并且規模更加龐大,財力更加雄厚,東非的失業率被壓低到極低的水平。
這樣一來,東非民眾都在為生活奔波,哪有閑心像其他國家民眾加入這個政黨,那個政黨,亦或者其他群體,還試圖推翻現政府。
達累斯薩拉姆市。
一輛汽車行駛在寬敞的柏油路面上,進入夏季的達累斯薩拉姆市,正是短雨季,溫度相對溫暖舒適,空氣也比較清爽。
唯一比較讓人煩躁的,可能就是街道上時不時傳來的工地噪音,1931年,達累斯薩拉姆市政府開始對原本的舊城區進行了改造。
達累斯薩拉姆市可是東非最早的城市之一,有許多上個世紀遺留的城市建筑,很多年限甚至超過了五十年。一同被拆除的還有曾經東非的官辦煙館,賭樓,妓……這些是曾經西印度洋航線水手最流連忘返的地方。
昔日,蘇伊士運河尚未開通以前,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的紅燈區,格外紅火,波斯美女,東洋馬,還有特色的黑人……能滿足絕大多數印度洋航線客人的需求。
這應該也算東非和蘇聯的區別,同樣是積攢資金,東非的下限就很低,但不得不承認,這種明目張膽的灰色產業,確實日進斗金,且成本極低。
不過,東非作為“文明國家”,早就取締了這些灰色產業,現在更是把這些黑暗的歷史,連同市區里的老舊建筑一塊抹除掉。
這樣一來,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市民就遭了罪,白天東城區,到處都是破碎機,推土機等車輛工作的聲音,讓人不得安生。
“今年達累斯薩拉姆市到處都在大拆大建,到處都在施工,也不知道這種情況什么時候能結束。”汽車駕駛位上,一名二三十歲左右的壯年人,手握著方向盤,看著前方因為道路施工,被堵塞的街道,有些無奈的說道。
副駕駛位上應該是他的妻子,她開口說:“這次達累斯薩拉姆所有老城區,都在改造范圍之內,沒有一兩年時間,估計不會結束。”
“這確實對市民出行造成了影響,不過達累斯薩拉姆市也今非昔比,以前帝國只有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兩座重要的港口城市,而現在,隨著東非其他城鎮的崛起,達累斯薩拉姆市在全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