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個十年,萊茵皇室的人口還能再翻至少一倍,因為恩斯特的孫子輩也已經到了年齡,在恩斯特看來,越是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萊茵皇室越是應該鼓勵多生多育。這樣既可以避免后代君主獨木難支,也可以分攤家族風險。
畢竟從19世紀以來,不知道有多少王室在歷史大潮中煙消云散。
話說回阿列克謝一家,如今阿列克謝貴為“沙皇”,也不得不為一家生計忙碌奔波。
他對妻子說道:“前段時間,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股市和金融行業暴雷,其他行業也過的很困難,現在經濟好轉,你說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新投資一些產業?”
阿列克謝來到東非時,并非毫無積蓄,尼古拉二世能把他送到東非來,自然也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就比如沙俄皇室在東非投資的產業,就由阿列克謝成年后繼承了。
這一點并不奇怪,在上個世紀末,南非戰爭之后,其他國家就不乏對東非這個新興國家的投資活動。
沙俄皇室在東非沿海布置了不少產業,至于內陸,東非內陸開放是1910年后,此時距離世界大戰爆發都不遠了,所以,沙俄皇室對東非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
而沙俄皇室在東非主要投資項目就是地產,其他方面,也僅限于部分工業和金融業,至于農業,東非的農業是不對外開放的,否則沙俄皇室必然會在東非購買大量農場。
因此,阿列克謝在東非還是有不小身家的,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東非的經濟政策,并不利于地產經濟的發展。
所以,這些年來,阿列克謝的財富增值并不高,就以達累斯薩拉姆市為例,在幾年前,達累斯薩拉姆市一直穩坐東非第一大城市的位置。
這個位置從上個世紀算起來,達累斯薩拉姆市待了差不多六十年。
此前,在其他國家投資者看來,投資東非的第一大城市,應該是一趟順風車,光是在這里置辦產業,大概率就能像紐約,倫敦,柏林,巴黎那樣,財富不斷增值。
因為按照其他國家第一大城市的發展路徑,它們第一大城市應該能成為國家經濟的引擎。
可在東非天算不如人算,東非發展工業和城市的方針,從來都不是集中全力發展一座或者兩座重點城市,而是多面開花。
達累斯薩拉姆市作為過去東非第一大城市,反而沒有吃到多少政策上的紅利,最近甚至連第一大城市的寶座,都退位讓賢給蒙巴薩市。
加上東非對房價的干預,這反而使得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地產增速,在國際大城市中,排名比較靠后。當然,總體而言,達累斯薩拉姆市的房價還是穩定增長的。
阿列克謝的妻子對自家的投資還是很感興趣的,她對阿列克謝說:“我一直都勸說過你,蘇聯的政權已經穩定,復國不過是一場幻想泡沫,對于我們當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過好自己的日子。”
“可惜,如果幾年前我們能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至于浪費許多金錢,投入到復國這個無底洞中來。”
“那些錢,如果能投資到東非的實業中去,不說大賺,也不至于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