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文旅局是一個近些年才新成立的政府機構,在此前不管文化還是旅游業,在東非都不太重視,文化方面,東非歷史都才幾十年時間,且很長一段時間里,東非作為奴隸制國家的黑歷史,也容不得東非大肆宣揚自己的文化。
而且在一戰前,東非的外交和文化宣傳都偏向于保守,且社會相對封閉,旅游業就更不用說了,以前閉關鎖國的東非,就是本國人流動都需要手續,對外國游客更不是很友好。
因此,在20世紀以前,東非對外都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國家。
也是因為特殊的國情,所以蓋倫塔市長說道:“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加大地區在國際社會的知名度,比如報紙,書籍,廣播,影視等領域,把高原北部的諸多自然景觀,介紹給全世界,把那些外國游客吸引過來。”
“而我要著重強調的是影視方面,如今電影院在世界上越來越普及,同時電視也開始大規模出現,這也意味著影視行業具有光明的前景。”
“我們東非就是世界影視行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中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在這個領域,在帝國內也排在前列。”
“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就像基特韋這座新崛起的影視城,在以前,基特韋市在東非根本沒有多少知名度,近些年來卻混的風生水起,許多取景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參觀。”
“所以,我們如果能利用好影視這個宣傳途徑,把乞力馬扎羅,桑給巴爾,大湖,東非大裂谷等介紹給全世界,還怕吸引不來游客么?”
“因此,我建議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進行合作,重點對我們這片區域的人文地理,進行美化和宣傳,然后再通過影視向世界傳播。”
“我們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沙漠,草原,森林,火山,雪山等等,這都是絕佳的取景地點,再加上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發達的影視產業,各位,認為我的這個想法是不是很有可行性?”
聽完他的話后,其他人先不說,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的文旅局人員,就很心動,一方面可以為自己的部門提升業績,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兩市影視產業的發展。
這種好事,他們自然不會反對,而且要大力支持。
蒙巴薩市文旅局的代表奧恩就說道:“蓋倫塔市長的想法很好,我們蒙巴薩市表示支持,影視產業在未來,肯定是一項重要產業,甚至連印度都有影視產業的發展,我們自然也不能忽視影視產業對我們各個文旅部門,還有城市知名度,帝國對外文化宣傳的巨大作用。”
為什么奧恩要提到印度,這是因為印度在影視產業的發展,在整個世界范圍算是比較突出的,雖然比不過東非,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這些國家,但也排在世界第二梯隊,和日本,以及部分歐洲國家處在同一水平。
1931年,影視產業和如今的國際政治格局一樣,也是多元化和百花齊放的景象。
各國影視產業基本難分伯仲,也就是東非和美國在規模上大一些,但是德國和法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藝術性更高且內容比較前衛。
而印度影視產業發展的歷史,并不比其他國家晚,上個世紀末,印度就已經引入電影,1896年印度孟買就放映了第一部引入電影。
1913年印度就拍攝了第一部本土題材的神話電影,之后,印度的電影層出不窮,在默片時代頗具影響力。
這使得印度成為了東非以外,印度洋沿岸區域,影視產業最發達的國家。